“這麼說,你是想把大明的地盤擴大到新大陸去?”林檎彷彿有些瞭解了蕭木的設法,“然後賣上一個甚麼‘北美佈政使’、‘南美巡撫’之類的官位?”
“那倒還不至於那麼誇大,以現在的大明國力來講,想要一下把美洲大陸併入版圖的確是癡人說夢。”蕭木搖點頭答道,“我的意義是說,既然現在已經是大帆海的期間了,你我又是穿越者,當然也應當參與此中,就算占有不了美洲大陸的地盤,但如何也應當在東亞大陸的四周,占有一些大型的島嶼之類的地盤。”
幫忙蕭木認識到了他這個“售賣跟天子共進晚膳”的主張的不成操縱性以後,林檎又重新拿起了手裡的針線,一邊縫動手帕上的圖案,一邊隨便地開口問道,“你不是想到了兩個主張嗎?說說看,彆的一個主張是甚麼?”
“然後呢?你持續說。”林檎前後兩次的猜想固然都靠近了蕭木的設法,但卻都不是很精確,最後被蕭木給否定了,因而她也便不再持續猜想,而是讓蕭木持續說下去。
因而林檎終究放下了她手裡的針線,把目光也從手帕重新移到蕭木的身上,然後開口問道,“這是甚麼意義?你再詳細說說。”
林檎舉的這個例子還真不是蕭草本來所想的,實在林檎的這個設法讓蕭木不免想到了三國當中的一些環境:吳蜀兩國聯盟共抗曹魏以後曾經“平分天下”,把曹魏的地盤先假想地朋分了一通,以函穀關為界各取一半,然後在兩國以內,又會給本身的臣子封上一個尚在曹魏手中的地盤的官職,比方說甚麼雍州刺史之類的――固然雍州這個地盤緊緊地掌控在曹魏的手中,但蜀漢還是給臣子封了這麼一個官職。
但是林檎對於蕭木最後的這句題外話天然不感興趣,她持續問道,“既然不賣遼東後金占據地區的官職,你另有甚麼官職能夠拿出來賣的?”
林檎終究問出了全部題目當中最為關頭的一點。
“當然有乾係,這就是我想的這個主張的最核心部分了。你我都曉得把台灣歸入大明治下有多首要,但對於現在的大明朝廷來講,這幾近是不成能的事,畢竟遼東的後金還在虎視眈眈,海內又有那麼多爛攤子要措置。”蕭木答道,“以是說,我纔要把將來歸於大明治下的台灣的官職給賣出去,然後讓買去了這些官職的人,本身去從荷蘭人那邊奪回他們的地盤,然後再扶植他們本身管理的地盤。”
“大抵就是這個思路,不過不是賣被後金占據地區的官職,因為被後金占據的遼東地區,本來也是屬於大明的兩京一十三省以內的。”蕭木先是必定了林檎猜想的思路,然後又否定了她舉的例子,隨後又彌補了一句題外話,“本來在大明的時空,遼東這塊處所竟然本來是屬於山東佈政使統領,我本來真的是冇有想到。”
林檎的題目問到了關頭,蕭木也終究冇有了剛開端描述這個主張時候的嚴峻感,而是持續解釋道,“現在是十七世紀,全部天下的大帆海期間已經開端了,新大陸也已經發明瞭,大明這兩京一十三省的地盤固然廣寬,但跟天下比擬,倒是有些不太夠看的了。”
“台灣的好處你我都曉得,就不消你持續說個冇完了。”隻是蕭木還冇說完,就被林檎給製止了,“把台灣歸入大明的治下的意義我也能瞭解,隻是,這跟你剛纔說的‘賣官’到底有個甚麼乾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