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_第四二五章 蠟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因而蕭木為了考證本身的兩種猜想,便目不轉睛地盯著這名考生,想判定出來此時的他到底是嚴峻不已還是胸有成竹,而王承恩把蠟燭擺在他的案邊的時候,便是一個最好的機遇。

“主持殿試的感觸如何?”林檎天然對蕭木用飯的事情不感興趣,持續問道,“天下豪傑入吾彀中的感受必然很不錯吧?”

但是究竟上蕭木並冇有獲得最後的結論,因為王承恩把蠟燭放在了那考生的桌上的時候,那考生並冇有任何的反應,而是一向在奮筆疾書,彷彿冇有感遭到本身斜火線的燭光一樣。

終究又過了兩刻鐘的時候,這最後一名考生冇有孤負蕭木給他籌辦的蠟燭,也終究寫好了本身的文章,交卷離場,大明崇禎元年戊辰科的殿試總算是結束了,但此時的蕭木反而有些不太甘心,但願這殿試在停止一會,因為直到最後,他也冇有看出來這最後的一個考生到底是嚴峻還是不嚴峻,因為他的表示既能夠瞭解為是嚴峻過了頭,也能夠瞭解成是完整胸有成竹的自傲。

王承恩得了皇上的叮嚀,天然依言履行去了,隻不過王承恩籌辦的蠟燭還冇有拿上來,便有一名貢士完成了本身的文章,交了卷子分開了考場――如許一來,就隻剩下一個考生冇有寫完了,而蕭木此時對於這個讓本身遲遲不能結束測驗的考生則是一點都不活力,畢竟如果他也交捲了的話,本身方纔叮嚀王承恩籌辦的蠟燭也就冇有了用武之地,那樣就真的是非常難堪了。

遵循蕭木的闡發,對於如許一個到最後時候都還冇有完成本身文章的考生,估計會有兩種環境,第一種就是這個考生確切有著真才實學,所寫文章的每一句話都顛末端經心機慮,不對勁毫不下筆,最後在答應的時候以內完成一篇最為優良的文章,對於如許的考生來講,固然此時隻剩他一人,但他也不會感到有甚麼嚴峻。

“殿試考到現在才結束?”這是林檎見到蕭木以後問的第一句話。

但是林檎這個題目卻獲得了一個否定的答案,蕭木搖了點頭答道,“並冇有感遭到這類成績感,反而整整一天下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古板,這一天的時候就像一年一樣冗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