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傳_齋宮(7)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子嬰道:“子正何必多慮,既然《歸藏》劍法出自七國,那定然與各國多有淵源。大秦一統天下,六國雖滅,然各國劍客、豪俠皆在,待到他時,終有學成之日。”

嬴櫟道:“公子,劍術所成,畢竟非萬人敵也。劍術再精,到了疆場廝殺,就要麵對千人,萬人。此時劍術再精又能如何。”子嬰聽了,點頭笑曰:“你為公子府衛士,他日學全了《歸藏》劍法,也答應以投身軍旅,仗劍殺敵。今後憑著我大秦軍功之製,做到徹侯又豈有難事?”

嬴櫟道:“伯頡,萬事謹慎。”

兩人談了一陣。嬴顯給出王倉之策和子嬰籌議。子嬰已先他一步得知,故而自有分寸。關內侯問道:“公子,王伯頡之策當然可行,但是過分冒險。王伯頡畢竟將門世家,疑兵之策如果用在疆場之上,老夫倒是情願一試。但是此番公子.......公子要直麵險境,老臣心中非常不安。”

“對,關內侯所等之人便是申熊。”

子嬰輕叩門扉,嬴櫟發明公子起家,見禮道:“公子,夜已入深。該當安息了。”

子嬰出入鹹陽禁宮,他天然與秦始皇身邊的大臣老將多有來往。他聽嬴櫟提及李斯父子,黯然說道:“如果李斯,蒙氏兄弟尚在,大秦社稷,又何故淪落至此?”

子嬰走到門前將銅栓栓好,此時幾縷微小的日光從門縫當中悄悄潛入出去。關內侯聽到子嬰降落的聲聲響起:“老公伯,我所擔憂的,以後的祭禮......趙高定然會加強防備。”

“哦?你曾言幼年學劍,到現在,已有一十七年了吧。”

子嬰道:“公伯來的恰是時候。”子嬰命嬴櫟等人在外鑒戒,他本身和關內侯則進入內殿議事。

除此以外,李由在鹹陽時亦是秦始皇禁宮天子六駕之一,其劍術為六子之冠。除鹹陽君以外,幾無敵手。大澤鄉叛逆時,李由駐守洛陽。彼時叛逆兵魁首楚軍項梁調派項羽,劉邦兩部進犯守在雍丘的秦軍。李由率軍搏命苦戰四日,身受重傷,力戰不退。最後秦軍被破,李由構造親兵與劉項兩軍展開巷戰,戰至最後一人,終究死於劉邦麾下大將曹參之手。

嬴櫟道:“家父當年大敗六國劍客,儘收天下劍術彙成《歸藏》劍譜,這劍譜當中一共隻要七招。彆離代表了秦楚齊趙魏燕韓七國劍術。這每一招都是各國劍法之大成。秦之逐戎,韓之離難,趙之去惡,魏之兼燭火,楚國之洗殤,燕之山崩,齊國之連山。歸藏劍法固然隻要七招,但是每一招安身本國劍法之根底,進而演變萬化。”

子嬰道:“記得你所學的,是昔日鹹陽君所編輯的《歸藏》劍法,這但是當年鴻台一戰以後的遺物啊。”

“未有同業?”

子嬰道:“趙高檔人狐疑城門放火一事是我等所為。”他說道這裡,臉上不由浮起一絲莫名的淺笑,他道:“雖說奪門之事是我號令子正去做的,但是嬰倒也不想讓趙高檔人查將出來。”

子嬰謂然一歎,又道:“商君變法以後,大秦吏治有序,獎懲清楚。高低皆奉秦法而政通四方。自孝公以來,極少有擅殺大臣之事。但是二世即位以後,蒙氏兄弟因讒而死。先君擅誅大臣,罷斥賢人,無疑自毀國之廷柱。”

“不久前,我來此找魏廣探聽申熊的動靜,見到一名老者在此等候。魏掌櫃見到了我,上前引見,這才曉得是關內侯嬴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