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內侯一聽,心想:“君上這是要問罪群臣,眼下君臣不睦,如何攙扶秦國政局?”他站出來講道:“君上,老臣有一言。”
杜潼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向關內侯拜謝。這時侯,趙吉宋照等人上來和關內侯說話。趙奉常說道:“關內侯,君上方纔繼位,朝中之事還需關內侯多多擔待啊。”
子嬰問到:“劉季進駐武關,間隔鹹陽不過幾日路程。當務之急,需求一員大將統帥軍馬前去迎敵,諸卿可有人選?”
關內侯道:“劉季搶占武關,眼下可供保衛的關隘,還剩下嶢關。此關隘依托嶢山,易守難攻。君上可一麵派人在關中各地抓緊戍守,一麵傳令下去,征選士卒星夜前去嶢關。”
嬴顯道:“子正,你且隨我麵見陛下。將此事告終。”
關內侯問:“子正,方纔成單要你兌現商定,不知到底是何事?”
而身在內宮的子嬰方纔擬完一道安民的詔令,就有謁者傳報:宮外關內侯求見。
關內侯道:“君上,眼下城內城外不得安寧,朝中餘波未平,君上如果專斷專行,這大殿之上另有甚麼人能夠依仗?”
杜潼因為本身和趙高的乾係,不敢直視子嬰。低著頭說道:“君上......趙.....趙高方誅,鹹陽尚未安寧,這城中民氣惶惑,關外軍情雖急,但君上還需先鎮撫廟堂,再作禦敵之策!”
“關內侯,趙高伏法......”嬴櫟道:“宮內衛尉軍已經儘數投降,城中已定,需求速與君上議事。”
子嬰聽取了關內侯嬴顯的建議。入夜,關內侯留在鹹陽宮幫手子嬰措置政事,子嬰傳出詔令,以示宮內意向。
宋照道:“關內侯,趙高與劉季立約之事,所參與者不過是趙氏親信數人罷了。這些人現在不是被殺就是下獄。依鄙人看,君上如果要問罪措置,隻需定罪這些人便是。朝中大臣雖說與趙高連累,但大多是不得已為之。昔日趙高指鹿為馬,多少大臣為此蒙冤被害?君上如果要問罪下來,怕是全部朝廷都要撤換一遍了。”
子嬰聽了,心中俄然不是湧起一陣傷感。他輕聲道:“是啊......文武百官......另有誰能救我秦國?”他問計嬴顯。關內侯見子嬰彷彿有再議之心,便道:“君上,明日朝會,可讓百官持續為政,於先前和趙高有所連累者,君上赦免之。趙高親信,不過是郎中令趙成,衛尉成單,鹹陽令閻樂等數人罷了。先前朝中之事,多為趙高把持。君上若要定罪,隻需懲辦趙氏一黨,;而趙高在朝上的諸多惡政,君上亦可一一燒燬,如此,秦宮就會敏捷安寧下來。”
子嬰在宗廟祭拜社稷,告祭先人以後,立即前去鹹陽宮停止朝會,子嬰此時固然接管著群臣朝賀,但是對於關外戰事的擔憂,沖淡了誅滅民賊的高興。
嬴櫟心道:“成單入秦以後憑藉文信侯,卻安知他日天子陛下因為嫪毐之亂,大肆洗濯宮內太後翅膀。文信侯也是以遭到連累。此人固然對天子陛下有拯救之恩,但宮內排擠,又怎會受天子陛下重用?”
子嬰繼位以後,立即清算廟堂,誅殺與丞相府有關趙氏翅膀,趙高身故,夷滅三族。其他大臣皆赦免。同時,從鹹陽飛奔而出的快馬,帶著子嬰的詔令,發往關中各地。在詔令中,子嬰曉諭各地安寧民情,同時讓各縣抓緊武備,戍守以應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