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誌異_第46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積多年兄弟繼逝,嫂與娣始同謀,力破前人水火之議,並車入野,視所擇兩地,並言不佳,遂同修聘贄,請術人另相之。每得一地,必具圖呈閨闥,判其可否。日進數圖,悉疵摘之。旬餘,始卜一域。嫂覽圖,喜曰:“可矣。”示娣。娣曰:“是地搶先發一武孝廉。”葬後三年,公長孫果以武生領鄉薦。

客默很久,謂齋僮曰:“適喚一人,在門外,可導入之。”僮出,果見一女子逡巡戶外。引之入,年二八已來,宛然若仙。彭驚絕,掖坐。衣柳黃帔,香溢四座。客便慰勞:“千裡頗煩跋涉也。”女含笑唯唯。彭異之,便致研詰。客曰:“貴鄉苦無才子,適於西湖舟中喚得來。”謂女曰:“適舟中所唱‘薄倖郎曲’,大佳,請再反之。”女歌雲:“薄倖郎,牽馬洗春沼。人聲遠,馬聲杳;江天高,山月小。掉頭去不歸,庭中空缺曉。不怨分袂多,但愁歡會少。眠那邊?勿作隨風絮。便是不封侯,莫向臨邛去!”客於襪中出玉笛,隨聲便串;曲終笛止。

異史氏曰:“馬而人,必其為人而馬者也;使為馬,正恨其不為人耳。獅象鶴鵬,悉受催促,何可謂非神人之仁愛乎?即訂三年約,亦度苦海也。 ”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