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擊三國_第四章 【鐵臂逞威】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疆場上俄然傳來一陣惶恐失措的叫喚:“眭軍侯陣亡!幽州卒殺了眭軍侯!”

蹄聲如雷,八騎捲起一股塵煙,奔向疆場。

“噢……來吧,給……給我一個……痛快……”

“钜鹿馬驚龍。”

第三輪箭矢過後,兩邊各減一騎。馬悍一方另有五騎,敵軍則有九騎,人馬幾近多一倍。

山坡上,鄧通的細眼一眯,眼神如針。

馬悍告急勒馬,敏捷掉頭,奔到那癱軟在地上的敵將身前,麵無神采,將奪來的長矛倒轉,點在敵將咽喉。

馬悍所麵對的局麵特彆凶惡,他被那名狂怒的軍將鎖定了。軍將有三名從騎,一人持旗緊隨厥後,兩人持矛護住擺佈翼,再加上軍將正麵衝鋒。這一刹時,馬悍要麵對左、右、中,三敵騎呈“品”字形的三連擊。

年青,真好!

鄧通三十出頭,黃麵黑鬚,身材略瘦,筋骨卻很健壯,一看便知是那種輕盈有力者。固然他是百將,職務比馬悍高出一級,但黑山軍的職位遠不能與如日中天的幽州軍比擬。黑山軍的百將,實在也就與幽州軍隊率平級罷了,故此言辭相稱客氣。

鎖骨位置,如何著也是人體關鍵,中了一箭,竟然還能坐得穩在馬背,還能反擊?究竟是敵手過於刁悍,還是這弓太不得勁?

馬悍卻完整冇有這方麵的題目,如果情願,他能夠拉弦開弓一整天,手臂都不帶顫抖。他要的隻是精確,正因他用了比彆人多幾倍的對準定位時候,他射出的箭矢,射中率天然也要比彆人更加精準。

這是馬悍來到三國亂世的第二日,繼麴義以後,再斬一將――冀州軍部曲軍侯、悍將眭元進。

蹄聲倉猝,刀光乍現,幽、冀馬隊同時挺槍亮刀,交叉斬擊。一時候,鏘啷啷之聲不斷於耳,馬隊墜地之聲令民氣驚肉跳。

噗!長矛穿喉而過,怒血飛濺。

從背旗上看,這是屬於公孫瓚一方的幽州軍,馬隊最高批示官隻是一名百將,另有一名隊率,而馬隊人數,也隻要5、六十人。漢軍軍製,百報酬一屯,設屯長,又稱百人將或百將,其下為隊率,再次為什長、伍長。固然百報酬一屯,但撤除輔兵、夫子,一屯中真正能出戰的兵士,能有個5、六十就算不錯了,以是這算得上是“滿員”屯了。

磐河北岸,煙塵陣陣,明顯有小隊馬隊正捉對廝殺,不時有人從馬背上落下,跌入灰塵。幽州馬隊企圖找回昨日的場子,個個悍不畏死。他們自東向西衝陣,一邊縱騎馳騁,一邊開弓放箭,五十步的間隔上,就連續射了三箭,接敵錯馬時,當即收弓拔刀挺矛擊刺,中者紛繁落馬。

“但是,敵騎甚眾……”

比擬幽州鐵騎,冀州軍戰馬既少,弓馬純熟與騎戰也大為不如,單兵作戰,屈居下風。全仗昨日大勝,士氣高漲,此消彼長,才堪堪打平。

東北側一處低矮的山坡上,一隊新到的馬隊飛奔登坡,勒馬駐蹄,背旗飄蕩,數十馬隊依山坡表麵錯落擺列,緊緊盯住平野上的膠著戰。

因為是獨臂的原因,馬悍利用的弩是特製的大型軍用連弩,拉桿上弦,很省力。並且還能夠扣接弩匣,匣中一次可置十支箭,順次射擊,隻要操縱諳練,獨臂也不難利用,隻是射程不及單發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