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清道:“大哥他們常喝冷酒,隻趁著今晚,我燒一壺熱酒,去將大哥灌醉,當晚便開門放了這對母子,卻不知老孃覺得如何?”
楊玉環也怕楊玉清狐疑,壞了當年交誼,便接過碗,不管好歹,“咕咚咕咚”喝了個潔淨,又咋叭著嘴巴,將碗翻轉在桌麵上。
宜春素有“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氣如春,四時皆宜”之稱,向來為“江南美人之地,文物昌隆之邦”。唐朝大文豪王勃《滕王閣序》中“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其人、其事、其物均出自宜春。韓愈在宜春擔負刺史時,曾在《秋字》一詩中寫下“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遊”的詩句以稱道宜春。
世人又齊聲亂嚷道:“如許最好!那可真是雙喜臨門啊!”
楊玉清也不來理睬她們,從廚房角落拖來柄鐵錘,隻一錘將門鎖打掉,走進房去。
但是楊玉環明天早晨和明天上午竟然都冇有過來。
楊玉清聽了,麵露憂色,大笑道:“大哥,如果真的不怪小弟,明天便乾了兄弟這碗酒,好教兄弟放心,不致疑神疑鬼。”
楊玉環固然是個為非作歹的人,但對於一起穿開襠褲長大的兄弟卻也有豪情,趕緊道:“兄弟,這是說的甚麼話?俗話說,骨肉親,兄弟親,打斷骨頭連著筋。你我是一母所生的兄弟,平時即便有些小衝突小膠葛,也不是甚麼大事,我如何會來怪你?隻是我曉得兄弟一貫喜好平靜而不愛熱烈,以是未曾來打攪。隻是到結婚那天的話,不管如何,兄弟都必須來喝我一杯喜酒的。”
又有兩個四十幾歲的女人,來扶石蘿依進了後院的一間屋子。兩個女人一麵走,一麵勸說道:“女人,既來之,則安之,到這個境地,也不由你不順服了,且不要煩惱憂愁,如果肯從了大王,做個壓寨夫人,還你畢生繁華。”
可靠的朋友和共磨難的姐妹杜麗英明天還生龍活虎,能打趴四個水牛般的壯漢,明天卻已經跟著這滾滾的流水遠去,永久也不會再返來。
那楊玉清倒是個樸重的人,也隻在家枕籍經史,博覽群書,並不肯意出去惹事。隻是楊玉環在外胡作非為,惡名遠揚,楊玉清也不敢在老屋子裡居住,隻得搬到盜窟中來。
楊玉環等人在前廳大吃大喝,鼓譟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