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_第三十七節 審俘(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些年合著朝廷的賦稅特彆的重,又加遼餉。這可苦了我等如許的小戶人家!小人找賣主問為甚麼不將賦稅過戶?文書上明顯有寫。苟家家主說已經對衙門裡管賦稅的師爺們講過了,賦稅冇有過戶與他無乾。小人往城裡空跑了幾趟,反被師爺們罵了一頓,說小人是個刁民。”

“我記得明朝的海南還下過雪。”

“子山,我們當時可都是會商過的,不搞土改那套啊。”

“不消耗事,我們能夠去搶……”於鄂水翻開了一本書,“按照縣誌記錄,離我們不遠的馬嫋半島上就有一個官鹽場,想來那邊的鹽充足我們用的。”

第三十七節 審俘(二)

“嗯,”蕭子山點點頭,“切當的說,是打土豪劣紳。”

“我們梳理一下到底有哪些項目要滿足。再談如何分派人力。”

“賣出的地還要逼繳賦稅,完糧的期限一到,衙役們就帶著火簽傳票,拿著水火棍、鐵鏈、手銬,下鄉抓人,如狼似虎。一到家中,不容分辯,見人就打,見鍋碗就砸,將小人抓到縣裡去追比,每三日一比,打得小人體無完膚,又要枷號示眾……本是活不成了,幸虧當年讀書的學友,有幾個在縣學裡讀書的,求了教誨、訓喻討情纔算饒過一條小命。回到家中,那苟家又勾搭著差役,以代完了小人的稅糧為名,威脅著小人,虛錢實契的把小人家的幾分宅基墳基都給霸了去,不幸我家曆代祖墳,都被他掘了……”說到這裡他把頭搗在地上,哭號不止。

“強買強賣。”慕敏憐憫的點了點頭。

“我們不搞土改,就是打大戶,說白了,就是搞替天行道,劫富濟貧那套。”蕭子山拿出幾頁紙,“這是郭逸的建媾和他在審俘過程中獲得的一些質料。操縱審俘所把握的質料,對一批有民憤的大戶停止打擊,一是收攏民氣,警告土頑不要和我們對抗;二則能夠獲得多量糧食和物質。”

“童身?”慕敏眉頭一皺,“處男?他練孺子功的?”

“這個好說,”王洛賓信心滿滿的,“我小時候在廣西,常常去海邊的鹽場玩,曉得如何曬。”他皺了下眉,“不過曬鹽但是個苦生機量活,都是機器化出產還好說,用人力的話現在勞動力不太夠。”

天然,所謂的劫富濟貧,自古以來主如果濟本身的貧。但是這套東西對老百姓來講卻有極大的吸引力,固然老百姓實際上得不到很大的收益,但是顛覆壓迫他們的平常次序,將高高在上的人打倒在地,對很多人來講還是充滿了引誘力的。

郭逸的內心也很憐憫,不過他對土改冇興趣,對慕敏的感慨他也表示了本身的憐憫,免得被人說冷血,但是土改之類的話是一個字也冇說――誰曉得帶領是如何想得!新人更要慎言。但是從這件事情上他有了一個假想。這個設法,在連絡他明天從紹宗那邊聽來的昨晚執委會戰後檢驗會的內容,他感覺有很大的能夠性被采取。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