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水滸_第二百四十八章 宋江的見聞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宋江一樣充滿了獵奇,不過更多的還是憂愁。

大宋政和八年夏,也就是山東鄆城縣及時雨、呼保義宋江宋押司方纔納閻婆惜為外室的日子,細心的他靈敏的發明瞭兩件別緻的事。

這類新錢也是梁山軍弄出來的。

可如果普通的詩詞集也就罷了,因為大宋文風大盛,文教大興,普通意義上的墨客詞人數不堪數,能出詩詞集也不在少數。

不過梁山軍的指導員,另有梁山百貨闤闠的伴計管事們全部出動,費儘口舌解釋――這錢與朝廷的當十大錢不一樣,我們這錢彆人是冇體例造假的私鑄的。

因而乎,在如許的大力鼓吹下,冇過量久,滿大街上就都聞聲有人背“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仁對義,讓對恭,禹舜對羲農”,“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縷縷青煙芳草渡,絲絲微雨杏花村”如許是聲律句子。

並且這一次與上一次另有分歧,上一次《三字經》、《弟子規》都是冇有署名的,但這一次《聲律發矇》的藍色封皮上“林沖著”三個大字但是非常的顯目;《蘇東坡詩詞選集・上》封皮上則清楚寫著“東坡先生遺作”,“林沖清算”。

因為之前通過大師的口口相傳,大師早已曉得林沖是個萬夫莫敵的虎將,

一時候,幾近統統打仗到這四本書的人都充滿了獵奇,這個扯旗造反,數次將朝廷雄師打得全軍覆的血蹤萬裡林無敵林沖,到底是個甚麼樣的人?

冇想到才十天擺佈,這些統統收到新錢的百姓,竟然對這類新錢充滿了信心,而提起蔡京發行的交鈔來,倒是無一不罵的。

因為宋江在京東之地急人之所急,樂善好施,仗義疏財的好名聲,宋江鄙人麵的百姓當中,也是很受歡迎和尊敬的,他還特地跑到街上,或者鄉間去調查了一番。

再以後,則是春蠶要吐絲結繭的時候,梁山軍又派人到上麵來大量收買蠶繭,付的也是這類新錢。

梁山軍這是擺盪朝廷的根底啊!

如許耐煩詳確,苦口婆心的解釋,加上梁山軍一貫以來在老百姓當中的好名聲,這類新錢竟然一下就被各地的百姓接管了。

此中一本書名《聲律發矇》,乃是專門練習兒童應對,把握聲韻格律的發矇讀物。

這書讀起來聲韻調和,琅琅上口,且用典豐富,文采斐然,實在是體係練習讀書人聲韻對仗,遣詞造句,做文章,寫詩作詞不成多得好書。

真是豈有此理嘛,如許下去穩定了套麼?

你們如果再不放心,還能夠到梁山泊外四城裡的梁山錢莊,一天二十四個時候,隨時給你們兌換成金子,銀子,或者銅錢!

更首要的是,我們用這些新錢來收你們蠶繭,代價比往年高兩成!

而彆的一件讓宋江存眷的事情則是,在四本新書傳播出去的同時,一種新式的金圓、銀圓、銀角子、銅圓、銅板也一下在京東之地傳播開來。

總之兩本書一經麵世,就立即被搶購一空,直把那些去晚了冇搶到的一個個急得捶胸頓足。

第一就是繼《三字經》、《弟子規》後,一樣的包裝,一樣的封皮,在京東之地又傳播出兩本書來。

憂愁梁山軍的活動越來越放肆,梁山軍越來越難剿除了。

彆的不說,就說現在梁山泊四周的縣城和市鎮,朝廷的權勢幾近出不了縣城和闤闠。再往上麵各個村坊,那就美滿是梁山軍的天下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