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自洪荒而出,如同自渾沌入腐敗,故賢人俯仰六合萬物,各悟玄機而立道統。當時環境與後代人因傳治學很有分歧,因為前人無學可授、無道可傳,賢人所開悟皆從渾沌中直指腐敗,是以其玄機底子曆傳不衰。過於長遠的細節之事,孫思邈也不能儘知。
世人談飛昇,有兩種含義,其一是指修行高人有飛天之能,凡人稱為飛仙,那是溢美之詞。真正的飛昇成仙,是指入迷入化以後,人間各種化身美滿無礙,可超脫色界而得大擺脫,此時方是真瑤池地。如此說來入迷入化以後另有修行境地,但孫思邈就冇有多講了。
聽白叟家這麼一說,梅振衣也笑了,當前的天下與千年以後的江湖冇甚麼本質的分歧,都講究“尖”與“裡”,尖是一點真工夫,裡是窮吹亂泡哄人的把戲,更多人純粹就是江湖騙子了。要說有甚麼分歧,那就是在這個天下上,很多人公開以神仙聖佛的臉孔呈現,並且還真有妖妖怪怪混居人間,這一點在千年以後的文明社會是不成設想的。
梅振衣眉頭一皺:“這位道長好大的架子,削髮人入侯門,明知仆人有病另有強見的事理嗎?我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小孩,有事找你張管家談就是了。”
梅六:“呂道長還說了,齊雲觀範圍狹小不敷仙家氣相,少爺如果在那邊學仙術也失了身份。青漪湖中承樞、法柱、剛正三山連為一體壯如神仙筆架,度量深穀仙氣充盈,是可貴的仙家福地。……他但願能在青漪湖三山中鑿建洞天,並不追求梅氏私地,隻想廣佈仙緣於蕪州四鄉,少爺如在那邊隨他修行,也能得人間善果。”
孫思邈笑了:“有些事不能言述,要切身考證方知,奉告你最簡樸的,大成真人傳聞有三元之壽,脫病厄之苦,能終其天年而不衰。所謂三元之壽,一甲子循環為一元,三元為一百八十年。……有此境地之人也一定都在人間留三元之限,隻是略說罷了,重點在終其天年而不衰。也能夠遇大劫而終,或自解而去,或境地更進以求飛昇。”
當然,修行也不止這麼一條路,比如佛家從表情動手,直求步步擺脫,法門與道家分歧,但樞紐之處是近似的。比如破妄不迷,身心表裡出入佛門無礙,稱羅漢果,道家至此則稱大成真人。入迷入化超脫色界,化身奧妙可渡世人,稱菩薩果,猶在真瑤池地之上。細細究查起來,有各種龐大的次第講究,不入門修證,外人是說不清的。
梅振衣一不留意問了這一句才感覺不對,就算生而知之也不能這麼誇大,趕快解釋道:“我有一次聽振名和振聲在房門外對問,就在背誦內經,我聞聲一些就記著了。”
太古洪荒之事無史可記,待到有伏羲與女媧出,畫八卦正乾坤之序,而定人間大倫,萬物之靈開枝散葉。這些是最早的傳說,伏羲又稱青帝。厥後炎帝神農氏與黃帝軒轅氏爭天下,黃帝勝,各部融會,九州子民共稱炎黃子孫。黃帝子孫享國日久,傳承至秦。秦末布衣漢高祖劉邦得天下,其來源不成考,太古譜係傳承方止。
右麵寫著幾行字:“修行山中,瞥見蕪城雲氣湧動,知梅府公子轉醒,施法終不虛行,道心甚慰。小公子生而非常,與仙家有緣方可脫人間苦厄,故此移步登門,授以長生永福之道。……”這位道長清楚是在表示梅振衣醒來都是他的神通功績,接著話鋒一轉要收梅家大少爺為徒,聽那語氣還彷彿梅振衣得了天大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