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世琉璃塔_第49章 東瀛至今囂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足利義滿心中轟然一動。

在這場戰役大敗以後,日本反而對大唐崇拜有加,665年遣使插手泰山封禪;669年更是派河內鯨為“平高麗道賀使”前去長安慶祝唐朝在朝鮮半島的完整勝利。當時候日本對中國的尊崇,遠勝本日對美國。

日本因筆墨呈現的晚,最早的第一部野史《日本書紀》是從公元720年纔開端。在這之前的日本汗青,就要到中國的冊本中尋覓。

這時家將新右衛門上前稟報:“將軍,朝鮮國來了使臣求見將軍”。

《後漢書東夷傳》中公元57年東漢光武帝賜倭奴國“漢委奴國王”金印。《魏誌。倭人傳》記錄公元239年魏明帝授予卑彌呼女王“親魏倭王”印。以後就是一大段空缺,直到《宋書。蠻夷傳。倭國》記錄5世紀至6世紀的“倭五王期間”,宋文帝冊封第二代王珍為“安東將軍,倭國王”。

新右衛門在中間喝道:“不得對大將軍無禮!”

以後的日本進入了穩定的奈良,安然,鎌倉幕府期間。大師熟諳的《源氏物語》《平家物語》都在這一期間呈現。

李芳遠內心暗讚不愧是大將軍,躬身說道:“不敢當是前提,隻是但願大將軍束縛倭寇”。

趙琳望著字幅,內心甚是鎮靜:此行不虛,說動了足利將軍,朝鮮和日本順利建交。而後的大明和日本,也會順利規複邦交嗎?滋擾了朝鮮多年的倭寇,會是以處理嗎?趙琳的心中充滿了等候。

李芳遠上前一步:“朝鮮國與日本斷交已久,對兩都城是倒黴。日本國的銅,硫磺,刀劍,夙來在我國和天朝都受歡迎。我朝鮮的棉織品,在日本也是稀缺。何如兩國再開貿易,我朝鮮更能夠助日本聯絡天朝,實乃三便。”李芳遠侃侃而談,一貫冷峻的麵孔此時儘是誠心,寶石一樣的雙眸熠熠閃亮。

新右衛門點頭道:“是,朝鮮國。國王李旦調派的使臣,是五王子李芳遠和密直使趙琳”。要曉得,朝鮮或者前高麗王室,與日本之間素無官方來往,兩國斷絕邦交已經六百多年。

其間元朝忽必烈曾兩次出兵遠征日本,彆離是公元1274年的“文永之役”和公元1281年的“弘安之役”。前者已在北九州的博多灣登岸,卻因暴雨船隻淹冇折戟而返;後者遭受颱風,元軍船隻半數淹冇再次被迫退走。

夏季的陽光,透過金閣半透明的拉門照在閣內。足利義滿的身側掛著兩幅字,一幅是“獨立本願”,一幅是“一念不生”,都是禪宗的境地,也合適足利義滿的武道出身。

足利義滿在幾年前把將軍的職位讓給了兒子足利義持,本身削髮爲僧,製作了新的府邸北山山莊,就在北山上。此中的佛殿,就是京都最聞名的修建“金閣”,足利義滿每日在閣內修行,信奉臨濟禪宗。

趙琳躬身施禮:“恭喜大將軍!隻要使節到了大明天朝,定然一舉勝利,日本的貿易暢旺指日可待!”。

足利義滿沉吟一會兒,說道:“帶上來。”

到了十四世紀,皇族內部因皇位之爭分裂為兩個派係,後醍醐天皇帶領關東軍人顛覆了鎌倉幕府,在吉野建立南朝政權;京都則是“征夷大將軍”足利尊氏的足利幕府攙扶北朝的光亮天皇。南北朝對峙達半個多世紀,各地的保護大名也各自盤據。

李芳遠鬆了一口氣,深深一揖:“大將軍賢明!隻要大將軍首肯,我朝鮮國自當儘儘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