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世琉璃塔_第53章 奉天嘉友邦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徐行走到奉天殿的正中,對著金鑾寶座,盈盈拜倒:“鄙邦小臣權知朝鮮國事李旦小女宜寧,叩見吾皇萬歲萬歲千萬歲!”聲音不高不低,溫潤動聽,卻不由有一點顫抖。

朱元璋擺擺手:“拿皇向來”。王直躬身奉上皇曆,揣摩著天子的意義輕聲道:“這個月二十是個好日子,宜嫁娶”。

蓮花恭敬答道:“宜寧是洪武三十年三月二十九自漢城解纜”。

朱元璋向身後的王直叮嚀了幾句。王直麵露驚奇,旋即安靜,上前一步宣道:“宜寧公主聽封!”頓了頓說道:“朝鮮國宜寧公主,柔嘉淑順,端莊聰明,更兼遠道而來聯兩邦厚誼,著即冊封為皇太孫東宮秀士,欽此!”

天子看了一眼,大笑說道:“好,就定仲春二十,東宮迎娶朝鮮宜寧公主!各位都來喝杯喜酒!” 朱元璋生性苛儉,如此興趣豪放實在可貴。

百官驚奇之餘,都又趕緊慶祝。有些人未免遺憾本身的姓氏不佳,但此時悔怨,卻也來不及了。

朱元璋歎道:“一起艱苦,公主不輕易。蒙前人狼子野心,倒扳連公主了。燕王和寧王這兩個不懂事的,也害你刻苦了”。

等了足有一個多時候,終究聽到寺人宣召:“宣朝鮮國宜寧公主,朝鮮國知密直司事趙胖覲見!”第一聲自奉天殿內傳出,每隔一段有寺人接著宣,一層一層地直傳出午門,宏亮如在耳邊:“宣朝鮮國宜寧公主,朝鮮國知密直司事趙胖覲見!”

朱元璋見朱允炆和蓮花雙雙麵色慌亂,覺得二人是第一次見麵不美意義。看了看兩小我一樣苗條白淨,溫文而雅,特彆是眼睛一樣清澈敞亮,實在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璧人,不由龍顏大悅。

蓮花俄然感覺本身是如此纖細,跋山渡水曆經艱苦來到這裡,究竟是福,是禍?

蓮花一向目不斜視瞻仰著天子一人,連卓敬張昺和百官說話時也是身不動頭不搖。直到此時聽天子喚“允炆”,纔將目光略微挪動,快速掃視了一眼天子身側的皇太孫。卻見皇太孫一身杏黃龍袍,長身玉立,神態溫文而雅,笑容熟諳可親,卻不是前日琅琊寺裡偶遇的朱公子是誰?

朱元璋笑道:“宜寧公主遠道而來,在我們大明但是有些孤傲。這出嫁嘛,應當從孃家出門,宜寧公主姓李,你認個mm如何?”

蓮花答道:“托佛祖洪福,佛法在我朝鮮昌隆,佛弟子甚多。宜寧也是自幼皈依”。

蓮花不由得有些鎮靜:“多謝聖上,這但是我們佛弟子瞻仰的佛緣”。

百官歡聲雷動,齊聲道賀。皇太孫朱允炆紅了臉,卻按捺不住滿腔的高興。蓮花低垂著頭,一動也不敢動。

奉天殿內高宏闊大,金碧光輝,文武百官林立兩側,烏壓壓不知多少,蓮花俄然一陣眩暈。

蓮花恭敬說道:“聖上賢明,是天朝百姓和朝鮮百姓的福分”。

李景隆回聲出列:“臣在!”

大明此時建國才三十一年,並無很多交際來往,萬邦來朝的盛況是在十幾年後鄭和下西洋以後;此時也就是朝鮮和暹羅(今泰國)琉球(今琉球群島)安南(今越南)正式尊大明為宗主國,彆的小都城不穩定。四個藩屬國中又尤以朝鮮國王李旦最為恭敬,自最後直接自認藩屬國,到口口聲聲權知朝鮮國事。彆的三國可冇這麼近乎。以是朝鮮進貢品,送公主,對於這時的大明是件奇怪事,朱元璋在百官的恭維中也不由飄飄然感覺很有泱泱大國的麵子,畢竟如果僅本身一國,再吹噓也不過是高傲。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