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世琉璃塔_第71章 鳴冤驚朝堂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黃子澄承諾著,自去考慮筆墨寫就聖旨。張元亨領著周阿大千恩萬謝地出去了。

黃子澄大喜:“尊旨!臣立即辦!”

耳邊模糊傳來嘶喊聲,侍衛的嗬叱聲。朱允炆凝睇諦聽,肯定是有人在喧華,正要叮嚀輦旁的張元亨去看,就聞聲一聲巨響,鼓聲震驚天涯,隨後是一個分裂的聲嘶力竭的號令:“冤啊!”

兩人同時發問,見周阿大正接過張元亨給的一杯水咕嘟咕嘟喝著,塞了個饅頭在嘴裡,又同時愣住。看周阿大狼吞虎嚥的模樣,都有些心傷。

說著淚水已經流出來,周阿大一邊抹淚,一邊說道:“小的去問鄰居趙老二,王府說是俺家負債,要把媳婦和閨女帶進府裡乾活,他們不肯,媳婦被推倒摔壞了,閨女被帶進府裡了,媳婦又哭又急,冇幾天就冇了,是趙老二把她埋在了屋後”。

建文元年的新年,不知不覺地來到了。

朱允炆心潮起伏,又恨又悔。

朱允炆不由一震。這午門外的“鳴冤鼓”乃太祖所設,是為了淺顯百姓能伐鼓告禦狀(如此戲劇化,朱元璋大抵也是看戲看來的)。但自設立至今,三十年,這是第一次被擊響。一來洪武年間的官吏辦理確切嚴格,整肅活動不竭,二來百姓申冤路子開放,找本地官員或巡查禦史並不難。

為甚麼反麵皇祖父說的倔強些?為甚麼任由代王就那麼不痛不癢地回大同?如果給代王一點兒獎懲,或許周阿大的老母和媳婦就不會死!

黃子澄問:“那你拿過王府的人為嗎?”

方孝孺哼了一聲:“魚肉百姓!然後呢?”

朱允炆坐在龍輦裡,想著蓮花,又是甜美,又是心傷。

黃子澄見男人有些顫栗,安撫道:“不要怕,固然說”。

黃子澄體味天子:“陛下,之前的事情陛下也極力了,無需自責”。朱允炆輕歎一聲,不吭聲。

齊泰問:“九龍壁?” 方孝孺問:“厥後呢?”

周阿大用手掌抹了抹眼淚:“小的本年三十四了,媳婦身子本來不好,閨女十三了,也不知還活著不。”

方孝孺讚道:“陛下勇敢賢明,大明之幸!”朱允炆脾氣一貫暖和,削代王王封這麼大的事情,本日卻刹時決定,實在是第一次。

周阿大道:“對,是燕王。這個王爺很好,帶俺到了代王府門口,就是九龍壁那邊,他和王妃說了幾句,王妃就讓親兵送俺回家了,還給了俺一百個銅錢”。

齊泰躬身又對朱允炆道:“陛下,方纔這周阿大說到,在大同府碰到燕王。臣猜想是燕王高傲寧衛回北平之時去了大同。這但是擅離封地,私會藩王啊”。

周阿大是如許,其他民工呢?李阿大王阿大呢?

想到這裡,朱允炆再無遊移,叫道:“黃卿,擬旨!代王朱桂縱戮取財擅役軍民,朝廷屢教不改,即削王封,貶為庶人!”

周阿大道:“小的回到家冒死乾活,幫著打打長工,偶然候就挖點兒野菜,一家人吃糠咽菜,也勉強能度日。不想到了四月,王府的管家和親兵又來抓小的,小的到王府乾活,不放心家裡,一天偷偷跑出來。誰知跑到家一看,家裡都冇人了!”

朱允炆一拍案幾站了起來,在桌前去返踱步,胸膛起伏,顯是怒極。

朱允炆即位半載,做了很多事。先是鼎新法製,寬刑省獄,放了很多人;又減少賦稅,特彆是地盤稅,十仲春時下詔“賜明歲天下田租之半”;以後姑蘇吳江兩府的不平重稅也予以消弭;更規定軍衛裡的獨子能夠回家等等。比起太祖時的嚴政,這位新帝暖和刻薄,獲得了百姓的由衷戀慕。又正逢風調雨順,無天災無戰禍,這大半年大明帝國真恰是承平亂世。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