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脫手,把它抬出來,必然要謹慎些。”梁辰喝止了正要掄著大錘持續砸中間水泥台子的馬滔。
“辰哥,這內裡彷彿是空的啊。”李吉一下跳起來,將刀子倒轉過來,用刀把悄悄地挨排兒敲擊了一遍,成果冇有一處不是傳來了“砰砰砰”的反響聲,顯現著彆麵彆有構造。
“對啊,說的也是,如何光有槍彈冇有槍呢?這分歧常理啊?”李吉撓了撓大禿頂,眨巴著眼睛,重新目光放在了圍著全部地下廣場砌了一圈兒的水泥台子,眼內裡直冒綠光。
“你從劉華偉身上拿到的那兩把槍,九二式手槍用不到,但那把大黑星五四冇題目,另有你那勃郎寧1911也能用得上。我看過了,這五十發槍彈儲存得極佳,顆顆能用,不會啞也不會炸,製作工藝也比較精美,七一廠的兵工上個世紀向來口碑不錯。”張凱將五十發槍彈遞給了梁辰。
“槍彈。”張凱沉聲說道,已經拿過了李吉的匕首,撬開了箱子,便瞥見內裡一個一個跟緊縮餅乾差未幾少的小盒子擺在那邊,包麵還包著吸潮紙,拿出來一個扯開吸潮紙,內裡便是一個冇拆封的小鐵盒,鐵盒中間另有一個近似罐頭的拉環,揭起拉環抱著盒子拽了一圈兒,盒蓋掉了下來,隻見內裡是一排排整整齊齊站在那邊的槍彈,黃澄澄的,看上去讓男人非常的心動。細細一數,統共五十發。而一個箱子裡像如許的鐵盒共有九個,也就是說,這一箱槍彈統共四百五十發。
“放心吧,辰哥,小時候我家就在采石廠四周住,我從小就掄大錘,砸這個的確太輕鬆了。”馬滔嘿嘿一笑,往手內心吐了口唾沫,搓了搓手,拎起大錘照著阿誰水泥台子就是一下,上麵的薄薄水泥層回聲而裂,暴露了一個大洞穴來,幾小我從速舉著火把往裡一照,隻見內裡的空間倒是冇有想像中的大,最上麵是一個離地二十公分的架子,全部台子兩壁也全都用木頭襯起,再加油布裹上,防潮辦法絕對到位,架子上麵放著一個軍綠色的箱子,上麵還撒著石灰,保持這個完整密封的水泥台子裡的絕對枯燥。看來當初建這個隧道藏東西的人倒是很用心,籌辦事情做得很全麵。
不過這一次梁辰和張凱都冇有說話,兩小我相互間對望了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神裡的駭然。
“嗬嗬,我們國度槍彈的標記首要塗刷於包裝箱、密封鐵盒及彈體上。不過這箱子顛末措置,已經看不出其他暗號了,但能夠在彈體上看出年代與出產廠家。”梁辰翻轉了彈體,指著彈尾處的幾行小字道,“喏,這裡就壓有槍彈的製造工廠和年份代號。如果兩組數字方向分歧時,上為工廠代號,下為年份代號。如果有小數點標記,那麼帶小數點的為年份代號。如果有一組數字末位是1,這就代表出產廠家年份代號有如許幾種,一是1953年之前的年份和代號通用,如“1949”即代表1949年。二是1954至1960年槍彈的年份和代號各彆,如“54”(或甲)、“乙”、“丙”、“丁”、“戌”、“巳”、“子”,彆離代表1954至1960年。三是1961年今後,年份代號均用後兩位數字。這顆槍彈上麵標準7165,以是應當是七一兵工廠六五年的產品。”梁辰趁便給他們兩個提高了一下槍彈知識,聽得李吉和馬滔瞠目結舌,冇想到簡簡樸單的一個槍彈標號竟然都有這麼大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