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水麵上還在對峙作戰的普魯士兵艦,隻剩下2艘。“艾利薩・彼得”號巡洋艦和“柏林”號炮艦,“艾利薩・彼德”號是“赫爾塔”號的同型艦,“柏林”號則是1860年德國向英國訂造的老式炮艦,排水量756噸,設備3門102毫米炮。火炮發射速率極其遲緩,並且這級兵艦此時退役已近10年,航速已經大打扣頭,現在的航速隻要8節。
“陸地”號鐵甲艦在最後炮擊了“柯尼斯・威廉”號的殘骸以後,駛近岸邊的位置。這裡停靠著多量木質帆船,因為風向不對,這些帆船期間的老爺船一向被株守在岸邊冇法轉動,在看到“柯尼斯・威廉”號被摧毀後,上麵的普魯士海員們一跑而光。法國人對於這些看起來如同工藝品一樣的木頭船,連打靶的興趣都冇有了,不想華侈炮彈的孤拔乾脆派出水兵乘座蒸汽舢板上前,一艘接一艘的放火燃燒起來,“普軍各木帆船以風急不能行,坐以待斃,弁勇分離,法軍水勇安閒放火燃之,煙焰沖天,延及岸上屋宇。”(《林義哲日記》)
法軍各艦打響基爾港之戰,幾近是在刹時同時停止的,所采納的也是各自為戰的戰術。由此,基爾之戰中的很多部分交兵看似紛繁龐大,實在都是在短短的同一時候內產生的。
“這艘該死的船(指‘赫爾塔’號)燒得很短長,底子冇法靠疇昔,並且還冒著煙,我們被裹在煙霧內裡嗆得咳嗽……但是有一段時候我們總算登上了船。啊呀!上帝,那是甚麼樣的場麵啊!真的,就在這時候,固然他們行動卑鄙,我還是很憐憫這些不幸的普魯士人……船麵上到處都是他們的屍身,有的被炮火炸得稀爛,有的被火烤焦,有的是鍋爐分裂被泄出來的蒸汽燙傷……”(“陸地”號水兵的家書)
至此下流的3艘普魯士兵艦全數被擊沉。
本就勢不能支的“布萊梅”號,又碰到的確如同泰山壓頂般的進犯,艦上多量水兵紛繁自放舢板逃生,一些上不了舢板的逃兵乃至直接跳入江中,固然艦長魯特命令炮擊逃竄的舢板,但仍然“紛繁不止”。在法艦炮火的轟擊下,對峙在艦上作戰的官兵們多數殉難,艦長魯特和大副林恩中彈陣亡,“碎屍飛墮”,“漢堡”號炮艦也已經蒙受重創,“船體受彈無數,狀如蜂巢,船身傾斜,勢將及溺”(《林義哲日記》)。但是就在這時,不曉得在哪一名軍官批示下,“漢堡”號俄然調劑方位,直接對準法國巡洋艦“瑞福斯”號的舷側直衝而來。
“埃森”號和“布萊梅”號同屬於普魯士製作的新式炮艦,排水量734噸,單舷作戰時每艦能夠利用的火力包含2門152毫米炮,3門102毫米炮。“漢堡”號是3艘兵艦中體量最小的1艘,屬於新式炮艦的改進型,排水量692噸,單舷作戰時能夠獲得的火力包含1門152毫米炮,3門102毫米炮。總計,3艘普魯士兵艦單舷作戰時,可用的火炮共為5門152毫米炮,9門102毫米炮。
被打得一片火海屍骨枕藉的“赫爾塔”號巡洋艦,固執地朝向“陸地”開去,俄然一聲不祥的爆炸聲從“赫爾塔”艦的艦體中部傳出,在“赫爾塔”的輪機艙四周炸響,狠惡的爆炸完整破壞了輪機艙。
求保藏!求保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