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爭大唐_第七十四章來了個毛遂(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大同,大同……”李隆低聲唸叨了數遍,眼中的精光愈來愈亮,抬起了頭來,一雙眼死盯著李貞略帶一絲顫音地問道:“殿下,此大同真能實現乎?”

納隆明顯是個明白人,也用不著李貞催促,非常安靜地說道:“殿下,秦將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殿下豈偶然乎?”

嗬,這就說得通了,怪不得這小子滿口的長安官話,本來是曾在長安留學過的,有點意義了,唔,朋友?這傢夥口中的朋友又是誰?滿朝堂中能有這份見地的大臣咱如何冇傳聞過,嘿,竟然能看得如此透辟,了不得,了不得,媽的,不管怎地,老子定要將阿誰所謂的“朋友”撈到手中纔是。李貞心中雖已有所豁然,不過並未放鬆警戒,看了眼納隆,一樣是笑著道:“說得倒是不錯,那本王又該如何自處,請先生為本王謀齊截、二如何?”

拔野古部大祭司?李貞一聽之下頓時明白麪前這傢夥的來意了――按大唐常例,那些個在交戰中被擒之草原部族倒也不是全數會被砍頭,一部分將被官賣為奴,薛延陀部眾大多屬於此類;一部分對大唐有操縱代價的將會被放歸去,比方仆固、回紇等這些小部族之兵丁即在此列,擺佈不過是要他們去跟薛延陀相掣肘罷了,而拔野古部倒是在滅族之列,無他,攻破開陽以後,拔野古部燒殺擄掠無所不為,已經被內定為全數坑殺之列,隻差上報朝廷批準這道手續了。要赦免拔野古部對於李貞來講倒也不是啥難事,雖說要費上些手腳,不過以李貞目前在軍中的聲望,也就是過幾道手續,費上些口舌,外帶破些財的事兒罷了,可題目是李貞有如許做的需求嗎?明顯,這就乾係到納隆能拿得出甚麼作為互換的代價了。

李隆冷靜地點了下頭,思考了一陣,眼中閃過一絲亮色,緊接著問道:“那草原之民既是大唐子民,與漢人又何如耶?”

嗯?這話裡頭但是有埋伏來著,哈,這小子還真籌算套咱的底了!李貞心中一動,突地笑著道:“本王不過一介親王罷了,也就是隨便說說罷了,嗬嗬,如果真能實現大同,草原之民自當與漢人同耳,都是大唐子民,何來辨彆之說。”

納隆並未被李貞的雷霆之怒所嚇倒,淡淡地介麵道:“某所言不過是究竟罷了,殿下心中稀有,又何必出言打單鄙人,不過某覺得殿下雖是已曉得此事,可應對卻一定恰當,須知在山不識山,在水一定能見水,身在局中而謀出局之事難道緣木而求魚乎?是故君子當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草民代草原諸部多謝王爺成全了。”李隆突地起了身,非常恭敬地向李貞躬身行了個禮,話音裡儘是誠心之意,無他,草原餬口艱苦,如果碰到天災天災更是餬口困頓,若真能像李貞所言那般實現大同,則草原部眾之儲存狀況將獲得極大的進步,起碼天災將降落到一個可接管的範圍。

好傢夥,這小子闡發得頭頭是道,媽的,這如何能夠?李貞的確不敢信賴本身所聽到的話,無他,這話如果朝中那幫子重臣來講,李貞倒不會如何在乎,可這話竟然是出自一個草原部落的所謂大祭司之口,李貞就不能不起狐疑了,一雙眼精光閃動地盯著納隆道:“何故見得?”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