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爭大唐_第三百八十五章離彆安西(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下官(末將)拜見殿下。”鷹大去後未幾久,秦文華、林承鶴這一文一武便連袂而至,各自上前給李貞施禮。

“子重,子鋒爾二人現在已是這北疆的最高文武官員,對於如何管理北疆可有甚觀點麼?”李貞掃了眼秦、林二人,麵色平高山開了口。

安西唐軍無疑是高傲的,因為他們有著自大的本錢――僅僅短短數月的交戰,殲敵幾近二十萬,掃平北疆,逼迫薛延陀汗國簽訂城下之盟,縱橫大漠草原,所向無敵,拓地數千裡,這等刁悍便是當年漢武帝部下的強軍也遠不能及,現在戰事既畢,值此班師之時,全軍高低自是歡樂鼓勵,士氣昂揚已極。

秦文華見李貞終究笑了,表情也是一鬆――身為李貞之親信,他當然不但願李貞愁悶傷身的,此時聽李貞說得慷慨,秦文華自是不會再推讓,躬身道:“殿下之言,下官自當服膺在心,為我大唐後代之福祚,下官願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這就是莫離的聰明之處,他並冇有直接去勸李貞不要悲傷,而是提點李貞該做的事情尚未完成――北疆的烽火是燃燒了,可卻不料味著北疆就此安定了下來,除了軍事上的威懾以外,政務上的相乾事情纔是乾係到北疆能不能成為李貞最有力的基地之關頭,除此以外,李貞若進京,安西多數護府該由誰來統領也是個不小的困難,林林各種的題目都需求李貞這個決策人來最後點頭,更何況進了京以後,還要麵對更加嚴峻的奪嫡之爭,如果一味地沉浸在傷痛當中,冇能策劃全麵,鬨不好李貞就得步李治的後塵,成為奪嫡之爭的下一個祭品了罷。

不但是將士們興高采烈,便是馳騁在雄師最前端的越王李貞也一樣是表情鎮靜不已,是啊,麵對著此等大勝的成果,李貞又怎能不高興呢――貞觀十八年蒲月十一日,拔灼誘殺西突厥大汗俟斯薩度設,降服其他部一萬四千餘眾,縛之送至唐軍大營,旋即在唐軍主力的押送下拔灼全軍從塔克什肯隘口撤回了薛延陀汗國,北疆戰事至此結束;貞觀十八年蒲月十四日,李貞以安西多數督之名義會盟康國、安國、曹同三國統帥以及葛邏祿族新葉護阿莫提,分彆各自疆界以及簽訂守望合作之盟約,並命令以秦文華為北疆鎮撫使,統轄北疆五洲之政務;以林承鶴為北疆鎮守使,統轄北疆之軍務,以沙飛駝為楚河州鎮守使,率軍五千鎮守楚河平原;以林挺為塔州(從塔克什肯隘口到烏拉斯台隘口一線)鎮守使,率軍五千築城以守;以遊思凡為伊犁鎮守使,率軍五千鎮守伊犁;李貞則親率主力於烏倫古河邊對阿史那瑟羅所部停止完整的改編,淘汰老弱,選其精銳編入安西唐軍當中,任命阿史那瑟羅為安西騎軍副統領,並於貞觀十八年蒲月二旬日率主力雄師七萬餘從烏倫古河撤兵班師。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