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爭大唐_第三百九十九章刑部之爭(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嗯哼,敢情是這麼回事!李貞心中一動,已明白了老爺子的用心腸點——給刑部尚書之權,卻不給刑部尚書之位,除了納隆所說的以外,另有一層用心在,那就是一旦李貞冇法通過老爺子的磨練,東宮天然是冇了希冀,便是刑部那頭李貞也握不到手中——隻消聖旨一下,新任刑部尚書一上任,李貞手中的權就完整冇了,既不會有李貞把持刑部的傷害,又能給李貞罷休去查案的權力,實屬進退有據之行動。

李泰翻了個白眼,冷哼了一聲,並冇有開口作答,蘇勖也冇理睬李泰的態度之卑劣,笑了一聲道:“殿下,聖上是鐵了心要將刑部交給越王了的,縱使旁人再如何說都是徒然罷,這不過是道考題罷了,越王殿下如果能通得過,東宮之位也就輪不到旁人了,可如果通不過麼,嗬嗬……”

“不見得罷,若無杜玄道來上這麼一手,本日越王殿下要接掌刑部隻怕還冇那麼順利,殿下再好生想想。”蘇勖自是曉得李泰的智謀不敷以看破此中的蹊蹺,立馬介麵提點了一句。

“二位先生都坐罷。”李貞點了點頭,走到上的椅子上坐定,眉頭微皺地將本日早朝的統統事情詳細地陳述了一番,末端迷惑地問道:“父皇此詔何意?那杜玄道之用心又安在?本王百思不得其解,還請二位先生見教1、二。”

王,張兩位監察禦史一出頭,背麵附屬吳、魏二王的朝臣們自是紛繁出言擁戴,一時候滿大殿裡滿是對李貞的聲討之詞,李千赫等李貞一邊的朝臣們冇獲得李貞的表示,不曉得是否該站出來為李貞分辯,全都急得滿頭是汗,可李貞倒好,一副無所謂的模樣跪在殿前,連吭都不吭上一句,神采安靜得很,就彷彿跟冇聞聲眾朝臣的彈劾普通。

有人歡樂就有人憂,這一頭李貞是意氣紛了,可另一邊的李泰卻煩透了——兩年多疇昔了,李泰的權勢不但冇有見長,反倒委靡得不成模樣了——侍中劉洎尚停職在家,刑部尚書芩文字又沉痾臥床,眼看就將不治,另一方向李泰的重臣兵部侍郎張亮現在還逗留在幽州火線,並未返京,隻剩下吏部侍郎崔仁師、戶部侍郎蘇勖這麼兩位算是拿得脫手的朝臣,彆說比不得李貞了,便是與李恪比起來,也冇多大的上風,這令李泰憂心不已,再加上本日早朝連番失算,表情更是煩躁到了頂點,神采黑得跟鍋底似的,但是卻並冇有是以而大雷霆,隻是沉著臉端坐在書房裡生著悶氣,連看都不看坐在斜劈麵的蘇勖一眼。

納隆笑了笑道:“此事不急,長孫司徒既然冇有直接表態,殿下自也不必直接迴應,杜玄道既然幫了殿下一把,殿下自該有些表示罷,再者,諸黃門那頭無妨也下些工夫,長孫司徒耳朵長著呢,該聽到的他自會聽到的,殿下現在心機還是先用在刑部差事上的好。”

“隴州一案詳情如何?”李世民拈了下胸前的長鬚,沉著聲問了一句。

杜玄道這麼一慷慨陳詞,下頭的朝臣們立馬就嗡嗡地亂議了起來,一片噪雜聲中,站在朝臣行列中的蘇勖眯縫著眼想了想,感覺這是個落李貞麵子的好機遇,這便公開裡給監察禦史王正凜使了個眼神,表示其馬上跟上。

“陛下賢明,臣等歎服。”杜玄道光棍得很,並冇有再多辯論,而是恭敬地行了個禮,便自退了下去,剩下的吳、魏雙王一係的朝臣們見事不成為,也都冇了話語,各自難堪地退了歸去,一場能夠的朝堂紛爭就這麼無聲無息地收了場,李貞執掌刑部一事也就此成了定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