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爭大唐_第四百二十章誰主沉浮(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陛下,微臣有本上奏。”就在一片沉寂當中,禮部侍郎葉淩率先站了出來。

“陛下,臣覺得葉侍郎所言荒誕不濟,實乃混合是非之大逆不道也,當重處之!”冇等李世民表態,一名身著監察禦史官袍的官員便從行列的背麵冒了出來,不管不顧地便將“大逆不道”的帽子扣在了葉淩的頭上,其用詞之狠,頓時就令滿朝文武嚇了一大跳,再一看,竟然是李義府這麼個前東宮屬官,頓時都有些子莫名其妙,鬨不懂這李義府究竟犯了啥弊端,竟如此之火爆,一時候瞎議之聲再次嗡嗡而起。

哈,他孃的,這時候啥牛鬼/蛇神都冒出來了,還真是風趣得緊了!到了此時,李貞又哪會看不出這起子兄弟們究竟在玩甚子花活來著——李恪要出頭,天然得表示得倔強一些,以跟李貞爭鋒相對的架式出馬,而本來給人以霸道之印象的李泰麼,這就開端裝孫子了,玩的天然就是龍潛於淵之策了罷,至於李愔則是唯恐天下穩定,他好渾水摸魚了的,大抵上也就隻要李慎的熱忱還算有幾分至心在。

李義府這麼一出頭,李世民明顯也冇有想到,愣了好一陣子,這才眉頭一皺,一揮手道:“爾為何出此大言?”

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一見李泰如此作態,李貞頓時便愣了一下,鬨不明白李泰這是唱的那齣戲來著——李貞與李泰之間磕磕碰碰地惡鬥了這麼多年,彼其間可謂是積怨久矣,一貫以來,雖說不致於見麵便吵,可相互間看不如何紮眼倒是平常之事,昔日裡見了麵,最多也就是點點頭,閒話都扯不了幾句,前一陣子,更是剛惡鬥了一把,這會兒李泰俄然做出如此親善的舉止,倒叫李貞內心頭犯叨咕的,隻不過李貞城府深,卻也冇帶到臉上來,微微一笑,號召了一聲道:“四哥,早。”

“微臣啟奏陛下,臣覺得林博士所言甚是,東宮當立矣!自古以來長幼有序,吳王李恪年事既為諸皇子之長,且純良賢德為諸皇子之冠,代理政務概無差池,管理處所則境綏而百姓充足,此誠為老成謀國之棟梁矣,且天降神諭,當立吳王,微臣不敢不薦也,肯請陛下聖斷。”葉淩恭敬地行了個禮以後,暢暢而談,倒也說得頭頭是道。

“小弟豈敢,三哥怕是曲解了,小弟是蟲子,那鳥兒都夙起了,小弟也就隻好晚些來了不是?”李貞作了個鬼臉,嘻嘻哈哈地自貶了一番,可話裡的刺兒卻還是紮在李恪兄弟倆身上,那詼諧的腔調,頓時又惹來了一陣子鬨堂大笑,令李恪兄弟倆更是難堪不已,幸虧此時外頭響起了寺人們喊朝的聲響,世人全都忙不迭地湧出了朝房,好歹算是讓李恪兄弟倆製止了被李貞持續揪著打的了局。

葉淩這一出來不打緊,卻彷彿撲滅了火藥桶普通,滿殿的大臣們吃驚之餘,全都亂議了起來,一時候大殿中“嗡嗡”之聲驀地高文,噪雜得有如菜市場般混亂,這實也怪不得群臣們衝動,一貫以來,奪嫡之爭中吳王一係向來勢弱,大多是敲邊鼓為多,也就是乾些個打悶棍的活動,哪怕那所謂的“泰山神諭”之呈現,也冇人覺得吳王能終究勝出,大抵上還是看好越王李貞與魏王李泰之間的爭奪,可現在一貫喜好先製人的李泰一邊冇動靜,必定是配角的李貞一邊也安份得很,倒是一貫唱副角的吳王一係卻搶先招了,並且一出馬便是李恪之絕對親信重將,這難道咄咄之怪事?因而乎,朝臣們驚奇之餘,群情之聲喧華了些也就不敷為奇了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