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爭大唐_第四百零七章奇峰突起(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貞觀十八年六月二十一日必定要成為一個喧嘩的日子——從巳時起,一道道聖旨從內廷中傳出,一個比一個震驚的動靜紛繁退場,先是李世民下詔明日的早朝提早到二十五日,而後又是中書令蕭瑀自請辭職,再來又是帝詔令越王李貞主審相州軍糧案,而期間還異化著數不堪數的小道動靜,說啥的都有——有的傳說蕭瑀之以是辭職,是因跟越王李貞爭權,而遭到李貞之暗害,也有的說蕭瑀辭職是因其侄孫女蕭良娣捲入了李治非命一案,更有的說蕭良娣已被打入死牢,蕭家將被抄家等等,無奇不有,滿朝野間喧嘩不已,誰能接任中書令一職以及越王李貞將會如何審案立馬成了世人熱議的核心,眾說紛繁間,自有一番熱烈不凡。

李世民氣中一軟,歎了口氣,緩緩地說道:“時文(蕭瑀的字)啊,朕如果冇記錯的話,爾本年已是七十了罷,賢人雲:人生七十古來稀,朕非常憐爾之大哥,實不忍罪也,爾便回家保養天年好了,至於蕭良娣這蛇蠍之人,朕不敢留,爾也一併領回家去,看著辦好了。”

孫伏伽本正感慨蕭瑀的遭受之不幸,內心頭亂得很——孫伏伽也是以樸重敢諫而著稱,雖說跟老蕭同道素忘我交,不過卻非常惺惺相惜,現在見老蕭頭就這麼被一擼到底,自是不免有種兔死狐悲之感,正思路混亂間,突地聽聞李世民了話,忙不迭地收斂住心中的雜思,站了出來道:“陛下放心,老臣定會極力而為的。”

“殿下,老夫來遲一步,叫殿下久等了。”就在李泰急得要罵娘之際,一身汗跡的蘇勖總算是趕到了。

“哦?計將安出?姑父且請道來,讓小王內心也好有個數。”李泰自是信得過蘇勖的智計,此時見蘇勖如此之放鬆,心中稍定,一擺手,將蘇勖讓到了牆角的椅子上,這才緊趕著詰問道。

承慶殿的一間寢室內,一身素白孝服的太子承徽林阿雅冷靜地立在窗台前,一雙都雅的柳葉眉悄悄地皺著,神情木然地看著窗外小花圃,眼神浮泛而又恍忽,苗條高挑的身子微微地佝僂著,一股子哀傷的氣味在其身邊纏綿環繞,那等形單影隻的模樣,又怎個楚楚不幸了得。

林阿雅冇有開口接話,而是緩緩地跪倒在地,臉上的神采龐大至極,既有悲傷,又有惶恐,另有幾分的如獲重釋和幾分的稱心。

也怨不得李泰急——宮中的靜態雖埋冇,可對於李泰來講卻無甚奧妙可言,雖說他並不清楚自家老子與李貞究竟密談了些甚麼,也不是很清楚老蕭同道為何會俄然去官,可他卻曉得太子承徽林阿雅已被關進了詔獄當中,更明白不管是老蕭頭的去官還是林阿雅的入獄全都是李貞折騰出來的活動,對於老蕭頭的被迫辭職,李泰壓根兒就不體貼,可對於林阿雅的俄然入獄,李泰卻寢食難安了,無他,林阿雅恰是李泰手中的一張王牌——五號!

“皇上有口諭在此,請太子承徽林阿雅接旨!”柳東河眼神龐大地看了林阿雅一眼,拉長了調子嚷了一嗓子。

“父皇,兒臣覺得此事乃是蕭良娣之罪過,與蕭中書並無涓滴關聯,兒臣懇請父皇明鑒。”已然猜透了李世民氣思的李貞自是不會放過這等當好人的機遇,蕭瑀的話音剛落,李貞便立馬站了出來,大聲稟報導。

“承徽娘娘,柳公公來了,您……”就在林阿雅幽思之際,一名宮女慌鎮靜張地跑了出去,緊趕著稟報了一聲,隻不過冇等這名宮女將話說完,一陣短促的腳步聲響起,內侍監柳東河便已經領著數名小寺人疾步走進了房中,那名宮女慌亂地打住了話頭,手足無措地退到了一旁。林阿雅自是聽到了身後的動靜,身子微微地顫抖了一下,略有些生硬地轉過了身來,冷靜無言地看著柳東河等人,臉上的神情已是一派惻然。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