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延壽一見火槍隊停止了射擊,暗自鬆了口氣,忙不迭地站了出來,對著李貞躬身道:“多謝殿下寬宏,老臣這便前去勸降,還請殿下稍候。”
“嗯,那就有勞高愛卿了。“李貞暖和地笑了笑,虛抬了動手,表示高延壽不必拘禮。
高延壽本是高句麗之重臣,又是高句麗王室中人,雖說前年牛欄山一戰以後,迫不得已降了大唐,這一貫以來對大唐也算得上是忠心耿耿,但是其內心深處卻還是將高句麗當作本身的故國,此際踩著城中軍民的屍身堆往前走,高延壽的心沉得直滴血,可卻不敢統統表示,隻能一邊一腳高一腳低地接著往屍山上走著,一邊假藉著拂趕身前的煙霧,悄悄地拭去眼角的淚水,一起跌跌撞撞地爬過了屍山,入眼便見無數安市軍民正冇頭冇腦地在街上亂竄著,哭喊之聲震耳欲聾。
安市城一戰從六月初八開端,至七月初四結束,用時雖近一月,實則一日即破城,以唐軍大勝而告終,是役,唐軍以傷兩千三百餘,亡兩千一百之代價,獲得了殲敵近三萬的嚴峻勝利,至此,高句麗鴨綠江以南的軍事重鎮已被唐軍掃清,剩下的一些小城對於兵強馬壯的唐軍而言,已是不堪一擊,高句麗腹部之流派大開,已有力禁止唐軍主力向平壤的進軍,與此同時,周留城下的薛萬徹所部也開端了新一輪的守勢,大唐水軍終究迎來了一個刁悍的敵手——具有三萬兩千兵力的倭國海軍,兩邊在白村江上遊展開了一場存亡大對決……
“楊大人啊,您如何就這麼去了啊,彼蒼啊,你不公啊……”侯濤一驚之下,忙將楊萬春的身子抱住,仰天大哭了起來,一眾留下來的軍士也跟著放聲慟哭不已,聽得站在屍山上的高延壽也為之心傷落淚不已。
“殿下,末將覺得高將軍之策可行。”
“楊大人,我等願與您共進退。”
“楊大人啊,您不能死啊。”
殛斃,無邊的殛斃,不幸一眾高句麗軍民向前不得,退後又不能,隻能在街心擠成一團,狂呼亂叫地嘶吼著,無助地呼號著,更可駭的是內城的大火已經開端向外城伸展,無數的火星隨風飄落在斜坡邊的長街上,撲滅了街邊的民房,煙霧滿盈間,更加劇了人群的相互踩踏,無數人等就在這等混亂中無聲無息地變成了屍身,其狀之慘,便是連受命阻擊的唐軍官兵見了,都感覺於心不忍,但是,冇有號令,誰也不敢停手,隻能是麻痹地開槍射擊又或是揮刀砍殺,將惶恐失措的公眾變成了一具具的屍身。
李貞部下這支神機營可分歧於昔日隨李世民出征的那支半吊子步隊,乃是西域那撥百戰之軍,絕大多數官兵都曾經曆過西域的血腥戰事,練習極其有素,把持起投石機來,精確度本就高得驚人,再加上另有著“朝陽”所通報出來的內城設防圖在手,自是早就將各種射擊諸元都預先設定好了,這一通子火油彈進犯疇昔,結果實在驚人得很,糧庫、城守府、武庫等首要設施儘皆射中,連續六波的進犯過後,滿內城已是火海一片,卻壓根兒就無從撲救起,更令守軍頭疼的是——那火油彈裡的火油裡有著白磷的成分,沾著哪便燒著哪,彆說木頭了,石頭也照燒不誤,水潑將上去,不但滅不了火,反倒令火勢更加伸展了開去,任憑滿城軍民忙活來忙活去地奮戰了很久,卻始終半點結果都欠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