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眾將領見狀,齊刷刷地全都站了出來,大聲應諾。
“嗯?”薛萬徹雖不是李貞一係的將領,與李貞之間也無甚私交,不過對於李貞的勇悍與善戰卻還是相稱佩服的,聽牛進達這麼一先容,不看僧麵看佛麵之下,倒也對劉法五客氣了三分,虛虛一抬手道:“不必多禮了,爾有何策無妨直接說好了。”
“稟大將軍,末將倒有一策,或許能破敵。”一派沉寂中,一員身著校尉服飾的青年將領從行列的尾巴閃了出來,躬身叨教道。
水寨寬廣的議事大廳中,薛萬徹高坐上,新羅大將金春秋、唐軍副帥牛進達分坐擺佈,下頭水6兩軍眾將擺列擺佈,左手邊以史歉收、蕭隆、杜政新等大將為,新羅諸將列在厥後,右手邊則站著水軍副將郝萬山、陳明武、葉法亮等諸多水軍將領,近百名大將濟濟一堂,卻絕無一絲的雜音,大家皆目不斜視地站著,恭候薛萬徹之訓示。
“大將軍,能夠開端了罷。”陪坐在一旁的牛進達見薛萬徹半天冇吭氣兒,不得不將身子側了疇昔,小聲地提點了一句。
“哦?”薛萬徹聽陳明武這麼一說,心中倒是感覺有理,隻不過他並不懂水戰之道,也冇敢等閒表態,輕哼了一聲,側頭看向了冷靜不言的牛進達,臉上儘是扣問之色。
“唔。”薛萬徹點了點頭,表示瞭解牛進達的擔憂,而後掃視了一下堂下諸將,考慮了下語氣道:“爾等可另有他策否?”
為減緩唐新聯軍對周留城的龐大壓力,三國聯軍一眾將領爭論了數日以後,終究采取了高句麗軍主帥高泉生之建議,行圍魏救趙之策,糾集倭國海軍三萬兩千人馬並以五千百濟軍為共同,趁新羅兵力空虛之際,殺進新羅,以變更唐、新聯軍回援,從而解開周留城之危局,由是,貞觀二十一年六月十六日,倭百聯軍從熊津城出,入漢江,徑直殺奔沙鼻城,新羅留守將軍金庾信聞報,不戰而退,堅壁清野,唯留空城一座予敵,倭百聯軍遂不費吹灰之力而取之,覺得本軍以後勤輜重地點地,並於六月十七接連向歧奴江、雀山等城動急攻,皆未遭到抵當,連取空城三座的倭百聯軍遂轉向龐山,以圖翻過此山,殺入新羅要地,至此,方遇金庾信所部之固執抵當,倭百聯軍苦戰數日,持續動數十撥強攻,但皆铩羽而歸,支出傷亡兩千餘之代價,卻一無所獲,不得不在龐山腳下駐紮了下來,與新羅軍構成武裝對峙。
“末將在!”排在水軍行列中的葉法亮聽得薛萬徹點了名,忙不迭地從旁閃了出來,大聲應對了一句。
“你……”陳明武位階不及郝萬山,被郝萬山這麼一嗬叱,儘自氣得麵紅耳赤,卻不敢抬過猖獗,可又不想苟同郝萬山的戰略,乾脆不去看郝萬山的黑臉,扭頭看向薛、牛二將,一躬身道:“稟大將軍,牛將軍,末將覺得一動不如一靜,今我水寨已立,固有死守之能,敵既是要解周留城之危,不必誘敵,其必自來,我軍大可坐擁水寨之利,誘敵來攻,待得敵疲,而後順江擊之,破敵無虞也,望二位將軍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