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爭大唐_第一百九十七章甘露殿密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個題目可不好答,饒是柳東河也算是膽氣大之人,卻吞吞吐吐地不敢開口,直到老爺子冷哼了一聲以後,這才嚇得一顫抖,緊趕著答道:“是,啊,是魏王殿下,背麵吳王殿下也提出要麵聖一事。”

因私廢公?啥是私,何又為公?早早便到了朝房的李貞一聽到這份旨意,頓時心中嘲笑不已,無他,老爺子這些天來的各種行動根基上都被莫離、納隆兩大謀士推斷出來了,晉徐妃以穩定後宮,赦免李承乾以示仁慈,這會兒又將一起子冇有表態支撐任何皇子的重臣召了去,其用心不是明擺著的麼,在李貞看來,老爺子這是要立儲君了,成果如何李貞也內心稀有,不就是阿誰無能的老九李治嘛,這一條原也無甚說頭,獨一能令李貞獵奇的僅僅隻是老爺子籌算如何壓服朝臣們去支撐李治阿誰扶不起的阿鬥。

“哼,朕還冇死呢,就等著鬨家務了,本日敢逼宮,明日隻怕就敢殺進宮來了,都說說看,朕該拿這群孝子如何措置?”待得柳東河去後,李世民掃了眼那起子眼觀鼻、鼻觀心腸站著的“泥菩薩”,冇甚好聲氣地問了一句。

寬廣非常的甘露殿中此時一派的死寂,除了高坐在上龍椅上的一代大帝李世民以及下頭分文武站著的七名重臣以外,再無旁人,便是連那些個端茶倒水的小寺人都被趕出了大殿,君臣八人自打見麵時那套法度化的見麵禮節以外,再無聲氣,誰都不先開口,君臣間就這麼悄悄地對峙著,直到柳東河倉促而來的腳步聲響起,這才突破了此前的死寂。

扯罷,你小子就他媽的冇安美意,嘿,老四這麼個鬨法哪能有好果子吃,你小子落井下石又能怎地?老爺子心目中的儲君人選再如何算也落不到你小子頭上!李貞一聽李恪之言,立時猜透了李恪的險惡用心,擺佈不過是想推李泰一把,讓他去鬨個夠,最好將老爺子的肝火完整撲滅,到時候一頓班子下來,傷得最重的還不就是李泰麼。

柳東河雖久在內廷為官,多少也算是見地過很多大場麵的了,卻從未曾似本日這般被群臣圍攻過,此時早已是滿頭大汗,見著吳王李恪出麵得救,心中自是甚為感激,一聽李恪見問,忙回禮道:“陛下並無其他交代,隻是令諸位大臣各歸其位。”

“哼!”李世民固然早就推測會有這麼齣戲,可還是忍不住肝火勃,冷冷地哼了一聲道:“傳旨:諸臣馬上散去,有敢不遵者,按抗旨之罪論處!”

老爺子既然開了口,魏征自知是躲不疇昔了,冇何如,駝著背,從殿旁踱了出來,躬著身子道:“陛下,老臣覺得此事乃是因儲君之位而起,自該由儲君之位而定,儲君者,國以後備也,非常事可比,現在東宮之位虛懸已久,若不早定,日久必肇事端,老臣懇請聖上早日立儲,以定民氣。”

貞觀十六年四月二十四日,帝布聖旨——廢太子李承乾雖詭計背叛,然並未實施,其心雖可誅,其行卻尤有可恕之處,念及其身有殘疾,朕不忍重處,特廢為庶人,徙往黔州安設,按國公奉祿給米糧,由黔州刺史劉孝弘賣力督管。

李泰雖是用心要將事情鬨大,可並無籌算馬上便與吳王一係的人馬來個“朝堂大血拚”的,此時見李恪出麵,立時給身邊正鬧鬨著的親信部下們打了個暗號,表示世人先靜下來,而後對著李恪一拱手道:“三哥,您來得恰好,父皇一貫都是勤政之人,現在怎會如此惰政,小弟覺得當是這起子宦官在搗蛋,你我兄弟當馬上麵聖,奏請父皇掃清奸佞之臣,勿失我大唐之光輝。”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