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爭大唐_第一百九十章長孫世家之變(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殿下。”

納隆沉著地闡發道:“殿下明鑒,聖大將萬花樓賞予魏王殿下,其用心不過是要逼迫殿下脫手,以魏王殿下來管束王爺罷了,卻毫不是要立魏王為儲君,不然一紙聖旨便能定下的事,又何必如此大費周章?至於讓晉王殿下每朝必至,乃至於將武舉摺子交由晉王措置,隻怕是出於長孫無忌的運營,其企圖與先前那本為廢太子討情的奏章並無二致,不過是要樹晉王殿下之聲望罷了,卻也無甚可說之處,按此佈局,一旦王爺與魏王鬥得熱烈之際,便是聖上立儲之時,隻不過陛下怕是也冇想到本日早朝會呈現如此竄改,立後之舉提早爆,朝局立時撲朔了起來,事情隻怕有變了。”

“那就好,嗬嗬,那就好……”李泰見長孫成亮如此上路,表情大好,笑得格外光輝,剛想著出言商定個光陰,卻未曾想長孫無忌卻立即插言道:“殿下,您不是另有事要進宮麵聖麼,去晚了隻怕不好。”

崔澤,字子詹,山東清河崔家後輩,自幼飽讀詩書,現年十八,其三歲識字,五歲能文,十歲而名滿山東,年十五入京為崇文館學士,交遊甚廣,為京師青年豪傑之一,素與長孫成表態善,常常詩文唱和,相互交誼頗深,自打長孫成亮因婚事得誌以後,便經常陪在其擺佈,為之開解,本日亦然,此時見長孫成亮景象不對,深恐其舊病複,哪肯讓長孫成亮多呆,手上一用勁,強自將長孫成亮的身子扳轉過來,溫聲地說道:“六公子,回罷,司徒大人但是有言在先,如果歸去遲了,隻怕連小弟都得跟著吃掛落,再者,此時京師風雲變幻,不是意氣用事之際,統統還看將來,六公子您說呢?”

李貞細細地想了好一陣子,終究下定了決計,略有些不捨隧道:“真要動那枚棋子了麼?也罷,那就先動起來好了,此事便由納先生多費下心罷,本日便議到這兒好了,本王要出城走上一趟。”

“哦?何人?”李貞一聽莫離這話,立時來了精力――隻要長孫無忌不倒向李泰,李貞便大可鬆上一口氣,如果能趁此機遇將長孫無忌打壓一把,天然是功德一件,本來李貞與李恪聯手就是為了此目標,隻可惜現在情勢急轉直下,本來的打算全都落空了功效,再想重新運營談何輕易,此時聽莫離之言,彷彿另有機遇達成此目標,李貞又怎會不為之心動。

李貞雖冇明說要出城做何事,可兩大謀士都心知肚明,互視了一眼,各自放聲大笑起來,笑得李貞非常難堪,不敢多言,一溜煙出了書房,騎上馬,領著一起子親衛吼怒著衝出了王府大門,徑直往城外的驛站趕去……

“嗯?”莫離的話李貞倒是全都聽明白了,可卻並未曾從中看到機遇地點,皺著眉頭想了想,卻還是冇想出個以是然來,不得不出言詰問道:“計將安出?”

“殿下謬獎了,您這便要走了?小弟還想向您請教一下詩文呢。”長孫成亮臉上暴露了絲笑意,非常客氣地說道。

莫離笑了笑道:“殿下明鑒,魏王殿下要拉攏長孫無忌,光憑目下的局勢隻怕還不敷,想必尚需進一步挑動宮中的紛爭,進一步激化局勢,形建立後勢不成擋之勢,而火線有機遇與長孫無忌同仇敵愾,魏王殿下既然敢率先挑出後宮之爭,那一準另有其他埋伏在,如果某料得不差,現在宮中隻怕已經亂了起來,以長孫司徒在朝中的運營,隻怕宮中的亂局瞞不過他的耳目,如此一來,魏王殿下的機遇便來了,王爺的機遇天然也就跟著來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