淥水依荷起微瀾_第二百二十八章 急信入京(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雖說官官相護是向來就有,可這官職的大小倒是極有講究,如果相差過分差異,怕不會在乎對方的名聲是否保得住?遐想起。那年審案的知府老爺但是死力幫村著困住動靜不至外流,便是最好的力證!

正在老掌櫃快步趕路之際,盧家暫借的小院當中也已繁忙起來。

得了這個提點,一旁的老掌櫃更是連連點頭道:“這就更加好辦了,本來就有這遠親就不如近鄰的說道;再則,你們雖是分開了足有十年工夫,可這那樁舊案畢竟才疇昔了冇幾載光陰。就算旁人不會多留意,但那些鄰裡必是多少有記在心上的!”

現在已是換回女裝的二奶奶葉氏,正挑簾由閣房出來:“相公想的也是不錯,隻怕那母子倆還是不甚放心,定欲自行往毅州看望當年舊案的知情者後,纔敢知會了都城府中。”

有了切身經曆天然對官家出身並無好感,聽了那老丈又是那魯家管事的舊識,也是劃一起來。現在被師孃一句提示道,才稍有和緩地點了點頭,應道:“既然師孃看著那老丈麵善,徒兒就不再亂嚼舌跟了,隻不過那人終是頭一回見的生麵孔,是不是……?”

“有基於此,自搶先行看望一二,本也不為過。”轉而又同身邊的老婆言道:“要不要尋個由頭,再添些川資與他們方纔好些?”

有道是禍從口出,就比如撰寫文章之人。多用借古喻今之法,亦是如出一轍。既有無法之處,也可視作自保的手腕罷了。得此全麵的作想後,這多年來未曾忘懷的大戶家世,便有本來的毅州盧家轉而成了殳縣的魯府。就連本來知府也降了官職,變作了一偏僻小縣城中的七品小縣官。

本來籌辦小住幾今後便轉去下一處,此時卻因偶發之事,決定等都城那頭有了迴應,再取道直往自家山莊去。畢竟都城當中,聽聞此樁後必定比起本身一行來更是欣喜三分。

獨自提起桌上的瓷壺來,給老婆續了杯茶,才又接著言道:“我們怕還很多留幾日,畢竟這事與我盧府而言更抓緊急,前麵那幾處名勝恐是要等來日再訪了!”

實在直到現在,除了那柳家母子外。餘下之人尚未得知,他們口中的魯姓大人並不存在,不過是取那音同字分歧的‘魯’代之罷了。

“彆的不敢說,當年與我家同在一條巷子的鄰裡,多數應當記得這樁舊案!”那頭已然點頭回聲的柳家老孃,現在倒是點了要緊地點。

為此,盧臨淵一行又多住了一旬光陰,直到那頭母子每日都能見著,這報於他們動靜的老藺必在晚餐之時,坐定書場對門的酒樓當中小酌半晌,這才略覺放心。

定下了完整之策,又想著在第二日一早,親身跑了一趟明天那知情老丈,先前奉告的臨時寓所。雖未曾言明幾人商討的成果,卻無不流露著還需些光陰,方纔轉告了身在都城的魯家老爺為好。

卻被這旁的盧臨淵擺手攔道:“怕是有些變故。隻要母子倆不再連夜逃離,萬事皆依了他們便是!”雖不明二爺口中的連夜外逃一事怎能再顯,那頭還是連宣稱是,便回身辭職而出。

自此曉得那知府之職的人數,也不過隻要靠近的幾個,但除此以外倒是知之甚少了。現在聽著一旁並肩而行的小賬房奉告,才頭一回曉得本來當年吃罪的衙內,竟然是知府大人家的內弟。饒是身在府城當中的老掌櫃也不免稍有吃驚之色。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