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洛會在乎一個仆從的安危?不過是因為有事要讓仆從去做罷了。
打著商戶身份而來的元啟熙,恰是榆林書院幕後店主的一員。莊澄寫往榆林書院的信還未到時,從源慶鎮趕回的兩個練家子便帶回了莊碩的動靜。得知農戶二公子堅信莊碩未死,元老太爺當即便命五子元啟熙出塞尋覓。
幸虧,總算能挨家挨戶的暗中刺探。
“拿好信,從速去塞外尋訪。”元老太爺一如既往的深沉,頭也冇轉頭的說:“找到年事相仿的女子,用桌上那瓶藥液滴在她左背。若背上現了圖案,立即就近安設等我過來。”
“無妨。如果有好的幼馬,先定下來也可。”不動聲色的把鹽奶茶放遠了一些,元啟熙說出了兩月來講過無數次的藉口:“蒙貴族王爺恩準,鄙人會一向待在鐵勒,直到獲得充足的馬。”
元老太爺轉過身來,“該奉告你時,自會奉告你。把桌下的盒子一併帶走,那是我的私藏,夠你裝成商戶去塞外了。”
元啟熙壯著膽量發起:“父親,現在但是返朝的好會啊。好幾個曾在太子部下任職的官員都被調回了京內,天子這是擺瞭然攏落之意。”
年事四十不足的元啟熙一向幫著打理碎務,各行各業都結伴了很多朋友,可塞外之事倒是一竅不通。老太爺又不明說要找的是甚麼人,隻給了個春秋和大抵的模樣。看著日漸衰弱的家勢,對塞外之事一無所知的元啟熙愁得嘴角都起了泡。
看了看老太爺的背影,元啟熙疑慮不已:這十幾年來從未把柔芷的事掛在嘴邊,為保百口,也未曾對天子流暴露涓滴怨念。如何現在反倒耿耿於懷起來?莫非定南公不奉詔,不但讓大吳的江山失了三成,還把老太爺多年來的啞忍拋到一邊了?
“去那裡?”她故作不解的問:“我要提早籌辦甚麼嗎?”
“定南公……”
元啟熙鼓起勇氣去見了老太爺,還冇開口,莊澄寫的信便被老太爺遞到了麵前。
“夠了。”
“仆從最好閉嘴。”甩給劉婷一袋乾糧,格洛在策馬前收回警告:“不想迷路的話,跟緊我。”
“你不是說冇有塞外的門路嗎?照上麵說的做吧。”坐在陰暗角落的老太爺揹著身說:“冇探聽到莊碩的下落彆返來。”
元柔芷是元啟熙的侄女,亦是廢太子的側妃。十二年前東宮遭血洗時,元柔芷下落不明。可元家人儘數出動,還是冇快過逼宮繼位的新天子。元家人趕到時,元柔芷和她剛誕下的孩子早已死去,就連屍身也被進獻給了坐進金鸞殿的新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