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清_第九十一章 意外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承平軍在崑山的守將,是“比王”伍貴文和“天安”熊萬荃。崑山既然是承平軍在蘇東的軍需基地,想必譚紹光還會添兵死守,是以一場血戰在所不免。

但是還不是一樣?單靠一座崑山縣城,決計當不住近百門洋炮的轟擊。因而丁世傑命令傳諭各團,一麵抓緊行進,一麵多留意長毛的意向。

*

對於現在這支軒軍的戰法,承平軍幾近是束手無策——火力不如,射程不如,何況軒軍又有張勇的馬隊作為矯捷照應,是以美滿是無處動手。特彆是軒軍的火炮過分凶悍,單憑崑山城外的石壘和崑山的城牆,連死守都變成做不到的事情。

這算是在上海的時候,就定下的大原則,既然已經有超出一籌的戰力,就不肯再做簡樸的擊潰,也不全以奪城占地為目標,而是要把江蘇境內承平軍的氣力,一口一口吃掉。

他接過伊克桑遞來的千裡鏡,細心向城上察看,見除了旗號和安設好的炮座以外,守軍彷彿埋冇得極好,約略隻要那麼十幾二十小我,正在城頭上向外看。

領頭的是個老者,看上去如何也不止六十,臉上溝壑縱橫,顫顫巍巍地在丁世傑麵前跪了下去,嘴唇翕動了幾下,冇說出幾個字,卻俄然嚎啕大哭起來。

“那倒冇有,長毛裡的洋人也很多,”丁世傑笑著說,“城東就有一座洋人的教堂。”

“老總放心,滿城都有我和張勇的親兵隊在巡查,另有華爾的洋兵一起。”丁世傑說道,“如果有敢犯事的,勿論華洋,立即捆拿,誰敢?”

為了這個原因,丁世傑調集各團官,把作戰的計劃籌議得格外詳確。最後決定,以德字團賣力南門方向,克字團賣力西門方向,而把主攻的方向定在相對虧弱的北門,由福瑞斯特的洋槍團賣力。華爾隨洋槍團行動,德、克兩團亦抽調部分火炮,向北門集合,待掃清核心以後,進入陣地,務求在最短的時候內,轟開崑山的北大門。

是以他一進縣衙坐定,不問長毛,先問規律:“世傑,進城的兵,有冇有不安份的?”

“這也太沉得住氣了,”一片沉寂當中,身邊的伊克桑放動手中的千裡鏡,嘀咕了一句,“溫馨得有點不像話。”

關卓凡達到崑山的時候,崑山已經是四門大開,從城外向上海方向運送物質的大車和民伕,絡繹不斷。丁世傑等幾個將領等在城外,將他迎進了城,一向送到給他預備做行營的縣衙當中。

既然如許,倒不如儲存氣力,留到姑蘇來決鬥!東南名城,高牆厚壘,就不是軒軍的火炮所能轟開的了。仰仗姑蘇城,再加上運營多年的工事堡壘,特彆是還能跟“航王”唐正財的太湖海軍連成一線,互為依托,倒要看看他關卓凡如何動手?

這算甚麼?丁世傑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腦筋,看看那位老者的模樣,見到本身跟見了親人似的,又如何會是前來投降的長毛?

一起之上,見到家家戶戶的門口,幾近都擺著一個香案。關卓凡在心中一笑:這多數是承平軍那套中西合璧的“上帝”教義,所遺留下來的產品了,所分歧的,約莫隻是將本來香案上鋪著的黃布黃綢,撤了下去。現在老百姓在家門口擺出來香案,有的是為了崑山淪亡在長毛手裡三年,至此才得光複,至心歡暢,替官軍祈福。有的則是為了免除兵災,隨大流做個模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