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清_第六十四章 大將勝保 (二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他要對於的,是東撚。自從客歲英法聯軍打擊都城,山東巡撫譚廷襄帶了部分兵力“北上勤王”,東撚的“慶王”劉玉淵,便趁虛進入山東,不但威脅直隸一帶,並且兩次進窺曲阜,直逼城根,來往遊弋,幾近奪占了孔賢人的故鄉。

“如何弄得這個模樣?”勝保話一出口,便即覺悟,關卓凡一個當紅的五品佐領,不但換了服飾,並且連身份也不肯通報,天然是有不敷為外人道的奧妙――多數便是熱河產生了極大的變故。當下先命親兵扶著他坐下,端來一碗熱粥給他喝了,再命無關的人退了出去,隻留下一個叫徐家成的親信幕僚,這才暖和地說道:“小三,你不要焦急,漸漸地說。”

“好!”勝保下了決計,“我移營滄州,所等的就是本日。先帝曾手詔嘉獎,說我赤忱為國,他肅順甚麼東西,敢如許放肆?我當然不能坐視!”轉頭對徐家成道:“傳我的令,中軍整隊,吃過午餐開赴!”</dd>

這一天早上,勝保按例穿戴為大行天子帶孝的白袍,正在中軍帳中跟幾位幕僚談著糧草的事情,接到旗牌官的稟報,說營外有三名官軍,要求見大帥。問他們是那裡的兵,又不肯說,領頭的阿誰把總,隻說是從直隸來的,有奧妙軍情,要向大帥陳述。

不世之勳四個字,是勝保所看重的。他服從關卓凡的建議,將大營北移到滄州府,也是為了熱河局勢變幻,萬一有事,能夠就近照應的啟事。現在的局麵是明擺著的,兩宮與顧命之間,起了極大的牴觸,而恭王天然是站在兩宮一邊。本身作為帶兵在外的大將,分量就重的很了,隻要有所表示,保護正統不墜的功績是必然有的。

勝保皺起了眉頭。如許的事,聞所未聞,何況邇來也冇傳聞直隸一帶有甚麼匪情,所謂奧妙軍情,從何提及?再想一想“奧妙”二字,忽有所悟,忙道:“帶阿誰把總出去!”

“四叔放心,隻要讓我睡上半天,甚麼都返來了。”關卓凡心說,為了救這個禦姐,不頂也不成了。

“這麼說,顧命的諸公,是擱車了。”勝保捋著唇上的兩撇鬍子,沉吟道,“行宮戒嚴,肅順又想乾甚麼?造反麼?”

“無妨的,徐先生跟了我十幾年,可共奧妙。”

“小三,他們兩個的意義,你最清楚,是說讓我統兵入衛麼?”勝保每次見他這個“族侄”,都有士彆三日的感受,這一次,更是曉得不能再拿他當平常的子侄輩對待,是以言語當中,頗見尊敬。

但是勝保亦不是一個莽撞的人,此去熱河,當然是以叩謁梓宮的名義,但到底要做些甚麼,還要再問問明白。

擱車,顧名思義,就是車伕把大車撂下閘,停在路上不走了。關卓凡心想,這個說法,倒是非常形象。

奉旨督辦直隸山東剿匪事件的欽差大臣勝保,已經將本身的欽差行轅,從山東德州府,移到了直隸滄州府北麵的青縣。

要表示,當然是向兩宮表示。至於對肅順,勝保象其他的旗營將領一樣,怨氣很大,而與其彆人分歧的是,他還看不起肅順。

本來如此。關卓凡向徐家成點了點頭,表示請安,纔對勝保說道:“四叔,熱河出事了!”從這裡開端,把半年來熱河的各種景象,要言不煩地向勝保說了一個大抵,一向說到有人上摺子獻議垂簾,以及顧命大臣所做出的反應。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