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清_第七十九章 侵略如火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李秀成的“蘇南省”,以姑蘇為省會,常州,無錫,崑山,常熟等都是重鎮,此中又以西麵的常州和東麵的崑山最為首要,是承平軍向西和向東兩個方向的軍需基地,糧草輜重堆積如山。更要命的是,崑山還是此次東征上海的承平軍返回姑蘇的咽喉要道,如果崑山一失,則隻能繞道太倉和陽澄湖西返姑蘇,大費周章。

*

究竟上,譚紹光所想的大抵不差。現在這一萬多人的軒軍,在設備和練習上,已經與承平軍拉開了差異,幾近達到了構成“代差”的境地。

說是阻截,但是到底能阻得住多久,他卻完整冇有掌控。上一次在上海,他是跟關卓凡交過手的,當時的軒軍,彷彿還不像現在如許鋒利。而現在,單是上午在南橋方向傳來的那密如滾雷般的炮聲,就足以令民氣驚,他一時竟不曉得能用甚麼樣的體例來跟這支軒軍作戰――畢竟承平軍的工事,本來都是修在淨水坑的正麵,也就是東麵,現在軒軍由南翼來攻,又拿甚麼去抵擋?

如許一來,黃文金的大營終究崩潰了!攻入大營的軒軍。是建字團、先字團和洋槍一團的四個營,此中又以吳建瀛的建字團,因為曾經是“本身人”的原因,對營寨內的景象最為熟諳,打得也最凶惡,吳建瀛親身衝鋒,帶了一營人繞到西側,不睬會四周承平軍的零散抵當,直趨黃文金的大帳。

但是就在軒軍主力逼近淨水坑的時候,譚紹光卻收到火線的急報,說軒軍的前鋒,超出澱山湖,俄然呈現在崑山縣境內,已經突破了千燈鎮,指向崑山縣治!

無可何如之下,譚紹光隻得一麵派人飛報在嘉定的李秀成,一麵硬著頭皮從有限的兵力中,又劃出六千人,由“比王”伍貴文和“康王”汪安均統帶,緩慢回援崑山。

誰知軒軍當夜卻未曾攻城,不知在做甚麼安插。郜永寬惴惴不安地熬到了第二天早上,便有親兵來報,說城外有人喊門,要麵見“納王”大人。

黃文金都抓住了,說不定也能把譚紹光逮住?要真是如許,本身目睹就做得成扈晴晴的入幕之賓了……

*

他猜到黃文金此時必然會逃,這一下。公然迎上了正要避營西走的黃文金,身邊是他的兩百多親兵。仇敵相見。分外眼紅,相互都先以洋槍對射,打完了槍中的那一顆槍彈,繼而以白刃相搏。

這一退,就把青浦城孤零零地扔在了軒軍的手中。及至城中的郜永寬發覺不妙,想要讓城彆走的時候,卻發明本身已經走不脫了,四周都是張勇的快槍遊騎,一旦出城,被這些馬隊黏上,那便如跗骨之蛆,再也甩不掉的。萬般無法之下,隻好又縮回城內,緊閉四門,做守城的籌算。

(二更能夠要晚一點,八點擺佈。抱愧。)

不過譚紹光的中路軍,戰力還是強於黃文金的南路軍,並且兵力也要多出了將近一倍。在青浦城內,是郜永寬的五千人,在淨水坑設防的,有一萬四千人。譚紹光催促部下,抓緊挖壕修壘,不管如何,要極力一戰。

但是又如何守得住?明知以軒軍的大炮之多,隻要隨便在哪個城門集火轟上半個時候,城門便不免崩塌,是以所謂“守城”,也不過是聊勝於無的籌算罷了。

丁世傑則在黃文金大營的正麵和側麵,一共集結了七十餘門炮,此中又以剛從七寶運上來的七門十二磅重炮能力最巨。他決意先打倒黃文金的大營,隻要黃文金的主力一潰,信賴陳沉和孫得福必然是頂不住的。因而號炮一響,眾炮齊發,統統的炮彈,都傾瀉在黃文金的六座營寨當中。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