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清_第十六章 欽差大臣 (二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曾國藩所說的,便是諭旨中“疆吏”和“大臣”的兩句話。有清一代,督撫的威權特重,特彆是總督,出巡的氣度,連王公都不能比擬,但有一條,“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是不成移替的鐵律。何桂清逃離常州,憑恃的是部屬的那一張“公稟”,而曾國藩這兩句一出,即是將他離城的藉口,完整顛覆。跪在中間的彭敏寬曉得,這一回何桂清不但是解送回京,並且恐怕是難逃一死了。

“各位大人請坐。下官也是職責在身,不得不如此。幸虧現在事情做完了,我也算是交卸了這個差事。”

在坐的人,都不知他要弄甚麼玄虛,心中驚奇不定,無人行禮,也無人作聲。

“各位大人,”關卓凡不肯失禮,拱手團團一揖,“下官有公事在身,冒昧之處,還望包涵。”

“奉旨問你:你既以重兵據常州,何故粵匪未到,便已倉惶東走,棄滿城百姓於不顧?又何故命令小隊開槍,殺傷跪留士紳,喪芥蒂狂到如許的境地?”

“回皇上的話,臣用兵乖方,覺得常州亦是要地,須以重兵恪守,是以鑄成大錯。”

“臣知罪。實在是臣紙上談兵,皆因報效之心過分,請皇上定罪。”

“奉旨問你:你一貫奢談兵事,妄邀寵幸,一旦得勝,不知自責,反而上摺子說‘大局擺盪,非墨客所能支撐’,是甚麼事理?”

關卓凡卻不為己甚,唸完諭旨,便換了個笑容,先將軟在地上的何桂清攙了起來,由兩名親兵半扶半架著,帶了出去,接著做了一個手勢,請各位還跪在地上的官紳大員們起家。

*

何桂清一貫自誇知兵,每好大言,在奏摺裡洋洋灑灑,鋪陳他對朝廷用兵的觀點,邀得鹹豐天子的激賞,覺得他是小我才,終究做到了兩江總督的位置,實在卻最是草包無用的一小我,統統方略,端賴浙江巡撫王有齡替他籌劃。比及他從常州出逃,王有齡在杭州殉城,他就再也冇甚麼好主張能夠拿出來。剛纔他所說的話,主張以李恒嵩的綠營兵為主來守城,在坐的諸人聽了,無不悄悄皺眉。

“混賬!冇瞥見我正在跟各位大人籌議事情麼?”吳煦板起了臉,怒斥道,“去回他,有甚麼事,請他明天再來。”

關卓凡宣明密旨的那一刻,便等因而欽差的身份,而現在這句話,意義是說差事辦完了,這層身份已經去掉,我們該如何還是如何,一如疇前。

關卓凡聽他一向口稱“無言以對,臣罪當誅”,但實在每一句話都是在替本身辯白。固然隻是奉旨問話,也不由肝火暗生,心說這個何桂清,文人的骨氣都跑到那裡去了?心中鄙薄,持續問下去。

第二天下午,在道署的花廳當中,以何桂清為首,坐了七八小我,由吳煦陪著喝茶談天,等待開席。他們都是由吳煦發帖子特地請來,題目是商討上海城防的事情。

“奉旨問你:和chun是欽差大臣,總督軍務,權柄在兩江之上。何故向你先調張玉良不準,再調馬德昭又不準,九度行檄討援,未得你一兵一卒之助,乃至於江南大營潰敗,數年之功,毀於一旦。你有甚麼話說?”

為了對何桂清的措置,朝中大臣,定見不一。恭王密谘幾位督撫,此中以曾國藩的複奏最為實在,此中的兩句,jingjing絕倫,為兩宮太後所激賞,由軍機直接寫進了諭旨當中,在關卓凡離京之時,將這一道密旨交給他,由他到上海以後,相機辦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