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清_第五十三章 公義私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慈禧曉得,恭王固然失禮,但既然已經把話說了,那麼關卓凡這個巡撫的位置也就算是落空了。不過藩司是一省的行政長官,跡近於後代的“省長”,跟巡撫一樣,都是從二品的大員,已經是一個很高的誇獎。並且她並不是不顧大局的人,曉得恭王所說的,乃是正辦,曾國藩的麵子不能不保護。隻是想一想,到底另有點意氣難平,嘴角帶著一絲諷刺的笑容說道:“六爺既然說該這麼辦,那就這麼辦好了。隻是冇兵戈的倒先得了嘉獎,不曉得著力兵戈的人,會不會有些心涼。”

給關卓凡的犒賞定了下來,等因而把全部調子也定了下來,其彆人的嘉獎便易於措手了,籌辦由軍機大臣們退下去今後,擬了名單進呈禦覽。而這一件大事必然,關卓凡所上的兩個附片,也就很快籌議出了成果。

這個封侯,不是說必然要封做侯爺,而是指賜給爵銜。這是君上的特權,以是文祥隻能說不敢妄擬。

這就叫做一言九鼎。

*

對恭王的這個建議,兩宮都欣然附和,慈禧的心內裡還可貴的有些內疚,彷彿是一個小女孩被人窺破了心機一樣。不過她決不肯讓如許的情感透暴露來,以眼神谘詢了慈安的定見,很深沉地點了點頭,說道:“我當作,就按六爺說的辦好了。”

如許的犒賞,非同平常。普通朝廷冊封,都要在全部戰事灰塵落定以後才停止,算是終究的嘉獎。象關卓凡如許一場大捷便換來一個能夠世襲的一等輕車都尉,是很罕見的事情,天然是沾了身份的光,是以恭王說是異數,也不為過。

曾國藩是朝廷倚為柱石的人,現在能有如許好的局麵,多數是靠他。並且曾國藩是現任的兩江總督,遵還是例,安徽、江蘇、江西三省大員的任命,總要谘詢他的定見。究竟上,就連南邊各省督撫的任用,朝廷亦多以他的定見為考量。而他如有所薦,以他的職位,朝廷是不管如何也不會采納的。

目睹他們叔嫂之間有點活力的模樣,幾位軍機大臣都很焦急。桂良是恭王的老丈人,不便利說話,因而文祥向前跪了一步,越次陳奏道:“關卓凡從七品知縣擢升為從二品的藩司,在旁人看來,亦算得上是超擢,足可起鼓勵士氣的功效。至於他大破長毛,殲敵近三萬人,立下赫赫軍功,固然是滿洲後輩中的佼佼者,是否特加恩賞,則出自上議,臣等不敢妄擬。”

“依我想來,朝廷做事情,總要出乎公心,把事情做得公允,才氣不叫人說閒話。”慈禧太後想定了主張,慢條斯理地說,“有功則賞,有過則罰,關卓凡固然立了大功,得了封賞,但是薛煥指他放縱洋人,說的也是有鼻子有眼,既然寫進了摺子裡,大師就也都曉得這件事情了,如果朝廷不聞不問,彆的人又怎能佩服?如果再有近似的事兒,朝廷又拿甚麼來辦彆人?”

“這一節請太後放心,”文祥對兵部的事情很熟諳,開口說道,“不消買,古北口就有現成的熟馬,我讓兵部移文,撥兩千匹疇昔,一個月就能到上海。”

對於這個彆例,慈禧不覺得然。她的內心裡固然想迴護關卓凡,但如許昭彰的事,關乎朝廷聲望,不能寸心自用,須得有一個實在的措置才氣服眾。

朝廷的爵銜,分為三級。第一級是“王”,三藩以後,不封異姓。第二級是“爵”,分為公、侯、伯、子、男,是所謂的“五等封”。第三級是“尉”,輕車都尉是此中最高的,僅次於五等封。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