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國寶_第一章(1) 藏寶圖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冇有了 目錄 下一頁

那文士點頭晃腦,尖著嗓子說:“對,胡員外剛纔說的這些寶貝,連同甚麼茵陳木之類,如果同那件寶貝比起來,說小巫見大巫,還是比得輕了,要我說,剛纔說到的這些寶貝,十足加起來,也比不上那件寶貝。”

管家胡生添酒,胡員外說:“喝酒喝酒,既是無福獲得,那也是緣分未到,強求不得的。”

那文士揚了揚下巴,說道:“我天然冇有傳國璽,不過,‘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這八個字,如果現於此處,不知各位作何感觸。”

3

秦朝末期天下大亂,劉邦攻入鹹陽,秦王子嬰手舉此璽,跪在道旁,獻給劉邦,自此秦朝滅亡。這枚傳國璽,遂成為漢朝曆代天子的玉璽,到了西漢末年,王莽篡權,當時天子年幼,此璽藏在長樂宮太後的手裡,王莽派弟弟王舜向太後索要玉璽,太後大怒,拿璽砸向王舜,冇砸著,卻將璽磕破了一角,王莽命人用黃金修補,因此後代又把此璽叫做‘金鑲玉璽’。

劉秀才思疑道:“這八個字,誰都能夠寫,何故見得是以璽蓋之呢?”

當時,土司還問我,這幾個字,到底是不是字,念甚麼?

胡員外搖點頭,“眾位仁兄,此寶如何獲得,恕我不便奉告,並非我用心坦白,實乃承諾了彆人,不得不遵循承諾。不過,我能夠奉告諸位一件事,那就是此木如此寶貴,卻並不是一件。”

說到這裡,胡員外插嘴道:“換了任何人,也不肯解纜的。”

“是啊是啊,”有人擁戴道:“我們有幸撫玩玩味一下茵陳木如許的寶貝,已經是福分,至於傳國璽,那彆說獲得,既便是看上一眼,今後怕也冇人能做到了。”

管家胡生給公子拿來一個木凳,本身也坐下來,一邊給公子研墨,一邊聽員外講古。胡員外道:“提及這件東西,便先要講一個故事,叫做‘和氏璧’。

那物件甚是沉重,四小我抬著,非常吃力,內裡包著厚布,形狀乃是長方體,謹慎翼翼放在廳下,世人都圍過來,胡員外笑嗬嗬地翻開包著的布,裡邊又是一層包裹著的黃絹,那黃絹上用紅線繡了一行楷書字:永樂貳年臣某某貢。

我當時對壯錦倒是冇在乎,但是見到這幾個印上去的字,倒是大吃一驚,問他這是如何回事,他說,這是一枚漢人的印章,是從上代土司那邊傳下來的,他女兒繡完這幅壯錦,感覺邊角上另有空餘,但畫麵是遵循麵前風景而繡,添點甚麼,也不太象,乾脆就蓋上了這枚印章。

世人紛繁問:“胡兄,到底此寶從何得來?”

元世祖時,“傳國玉璽”忽現於多數,叫賣於市,權相伯顏命人購得。實在,那也隻是假貨之一罷了。

明朝時,朱元璋遣徐達入漠北,窮追猛打遠遁之殘元權勢,其首要目標便是尋覓傳國玉璽,然終究還是無功而返。

揭開黃絹,暴露物件本質,是一段古銅色大木,木質精密如鐵,泛著暗黝黝的光,敲之,聲音清越,劉秀才搶先叫道:“茵陳木。”

2

胡員外說:“我隻獲得了這一件,但是,當初這批茵陳木,共是十三件,作為貢品進京的,卻在路上翻船淹冇,當時打撈上來了九件,有四件卻冇找到。明天我獲得的一件,便是那四件中的一個,彆的另有三件,百餘年來,一向下落不明。”

此事源於春秋期間,楚國人卞和,在山裡獲得一塊石頭,他識得是塊美玉,便獻給楚厲王,楚厲王派玉工辨認,那玉工眼拙,認不出這石頭裡,實在是美玉,便對楚王說:這就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以為卞和用心來騙本身,便以欺君罪命人砍掉了卞和的左足。厥後武王繼位,卞和又來獻玉,誰知武王也以為卞和是騙子,又砍掉了卞和的右足。到文王繼位,卞和坐在荊山下哭,被文王得知,問他啟事,卞和申明原委,文王派人把石頭剖開,公然,裡邊是一塊可貴的美玉。今後,這塊玉,被稱為‘和氏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冇有了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