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相約伐周的動靜既然傳到了滄州,就不成能不在最短時候被送往汴梁。大周天子柴榮聞聽,勃然大怒。立即就將四品以上的文武官員請入皇宮,共同籌議應對方略。
“陛下,即便大唐太宗方纔即位之時,亦有渭水之恥。可短短幾年以後,便令突厥灰飛煙滅!”馮道越聽越不對勁兒,從速起家施禮,大聲打斷。
“可不是麼?給契丹百萬,給孟蜀、南唐、幽州一家二三十萬,再加上沿途耗損,差未幾就得兩百萬計。”大將王全斌也是個暴脾氣,衝著馮道及其身邊的人,一邊笑一邊撇嘴,“嗬嗬,從自家百姓頭上刮來,再轉手送將出去。這一進一出,恐怕有些人會吃得滿嘴流油!”
“大唐太宗,當然不是大家都能做得!”也不曉得哪根筋不對,幾朝幾代就隻曉得順著國君意義說話的馮道,明天卻俄然一變態態,又躬了下身,大聲彌補,“但陛下卻能夠大唐太宗為表率。此生甭說與其比肩,隻要達到其一半,則天下幸甚!”
“臣附議,五家伐周,定可將郭氏一族連根誅滅!”樞密副使趙華眼神一亮,判定在張元徵身後表示附和。順勢,還模糊點瞭然張元徵不識數的究竟。
“朕不是唐太宗!”柴榮內心微怒,皺了皺眉,低聲迴應。
“微臣……”
柴榮對武將與文官們一視同仁,照先前的體例,讓趙匡胤賣力把大夥承諾捐募的財帛一一記實在案。然後又鼓勵了武將們幾句,笑著說道:“父皇方纔龍駑棄世,偽漢就敢結合諸國伐周,實在辱我太過。是可忍,孰不成忍?何況用錢縱使能買來一時安然,卻易令我大周高低心生懶惰。此後凡有內奸入侵,不管打得過,打不過,起首想到的就是費錢消災。長此以往,日削月割,我大周亡國無日矣!”
說罷,也不管常思如何反應,將身材又敏捷轉向柴榮,慎重躬身施禮,“陛下,老臣家底兒固然冇有唐公豐富,也捐捐出良田三千頃,汴梁城內商店十二間,連同貨色,本錢,大抵也能湊出十萬貫高低。不做抵抗外辱之資,隻做拉攏敵國權臣之本,令其想方設法禁止各自的國主出兵,製止我大週四周受敵!”
捐出部分炊產固然令人肉痛,但是跟讓主戰派的定見占有上風比起來,這點痛苦便能夠直接忽視了。何況之前太祖天子懷舊情,不究查大夥損公肥私,新天子卻一定有如此“雅量”。捐出部分炊財調換對以往的貪汙行動不予究查,這筆買賣,如何看如何劃算!
緊跟著,本來籌辦比來就分開汴梁的鄭子明也站了起來,將楊光義強行拉回武將行列。臨轉頭之時,卻衝著張昭看了一眼,臉上的神采似笑非笑。
鄭國公張昭這纔想起來,常思的兩個半子都是誰?頓時脊背處就是一涼。從速收起肚子裡的委曲,考慮該如何去挽救。還冇等他把說辭編好,卻見常思長身而起,走到柴榮的禦案前,大聲說道:“陛下,臣常思,在澤潞兩州放貸牟利,多年來,得利錢數十萬,撤除養兵和築城的花消,還能折銀十萬。本日願將本錢和利錢一併捐募於陛下,以充抵抗外辱之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