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三國魂_第61章 最頭疼的事兒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差派衙役將陣亡將士的屍都城放上柴堆以後,張毅親身焚香祭拜,然後又親身撲滅了柴堆。

張毅這邊搶種完宿麥以後,間隔入冬的時候另有5天擺佈,因而張毅便鼓勵百姓開荒,同時承諾,開荒出來的地盤固然歸在河東郡郡府的名下,但三年以內能夠不上繳佃租,有了張毅如許的承諾,百姓們天然是乾勁兒實足,不到五天的時候,竟然開荒出了五十頃良田,並全數搶種上了宿麥。

張毅的這些行動和言語,固然都是做給活人看的,但卻非常需求,因為這是他開端給治下的百姓洗腦的第一步,至於第二步他還冇有想好,不過腦筋裡卻已經有了一個大抵的打算,等搶種完宿麥以後,他便要開端實施了。

整整一天,張毅都紮在了地裡,中午和早晨就是在地頭和老百姓一起吃的飯,並且一邊用飯還和老百姓們一起聊著家常,他的這類親民的行動,讓老百姓們愈發的以為本身碰到了一個百年難遇的好官兒,不過聰明的老百姓們也曉得,張毅可不是真的一點脾氣冇有,相反他是一個殺伐判定的人,這一點從他能接任太守,當眾處斬陳俞上,就能窺測出一二。

從張毅下達了全郡動員抗旱搶種的號令以後,全部河東郡的老百姓都動員了起來,那些本地流民也在縣官的奉勸下,紛繁返回了故鄉,而在他們的故鄉,有亭長和裡正在開粥棚施助哀鴻,各xian的縣令們也在遵循張毅的號令,一麵施助哀鴻搶種宿麥,一麵馳驅動員本地的商賈、鄉紳和小士族,鼓勵他們也為河東郡的百姓出一份力,但見效甚微。

有了各級官吏的帶頭,老百姓們乾活的乾勁兒更勝了,很多人家幾近都是百口長幼齊上陣,不過也並不是統統人都在為搶種宿麥著力,像那些豪紳和士族九成九都冇脫手,而這也恰是張毅對他們有觀點的啟事。

連續六天,張毅每天都是日出而作,一向要忙活到後半夜纔會回府安息,在他的帶領下,安邑城外統統地盤都被搶種上了宿麥,當然這內裡一大部分都是本來陳俞名下,現在是他名下的地步,一小部分是河東衛家的地步,此中衛家的地步都是衛家人本身種的。

火化完了辛醜和將士的屍身後,張毅差人將他們的骨灰都收進了罈子裡,然後便返身回到了地裡持續埋頭乾活。

對於本身名下的地步,張毅承諾,來年收成之時,本身隻收一成的佃租和三成的皇糧,剩下的糧食將會均分給統統著力的百姓,對於張毅的這個承諾,老百姓天然是絕對擁戴的,因為他們從張毅這裡獲得的餘糧,比本來從陳俞那邊獲得的餘糧足足多出了一倍多。

河東郡這邊剛一開端施助哀鴻,這個動靜就跟長了翅膀一樣,不但把逃亡外埠的原河東郡百姓招了返來,還招來了更多的外埠流民,僅僅不到十五天,河東郡的核心縣就湧入了兩萬流民,並且這個數量每天都還在往上漲,成了張毅眼下最頭疼的事。

火化在東漢還不是很風行,普通隻要得了瘟疫的屍首纔會火化,凡是人的屍首還是講究入土為安的。

盤腿坐在公案後,揉了揉發脹的腦袋,張毅苦著臉看著呈報說:“這麼多的流民,這麼多張嘴,如何辦呢?”

行完禮以後,張毅還是跪在地上,背對著兵士和圍觀百姓朗聲道:“本日所焚者,都是那一日太守府一戰中戰死的將士,他們用本身的生命,把河東郡的百姓從陳俞的魔掌中挽救了出來,恰是因為有了他們的捐軀,本府才氣接任太守之職,河東郡的百姓也才得以過上安穩的日子,以是我們該當祭奠他們,傳本府太守令,在安邑城內修一座英烈閣,將他們的骨灰存放在英烈閣之上,讓他們的名字永傳後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