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聖連夜向張遼、趙雲告彆,帶了百十名親信踏上了返回滎陽的旅途,大要上自稱忸捏,實則是為了返回滎陽與虢國滿朝文武共商對策。是不是該另立君主,總不能讓方離挾主公以令全部虢國吧?
虢國將校接過來打量了半晌,認得這的確是姬叔弼的筆跡,一時候鴉雀無聲,不曉得如何是好?
董聖越想駭怪,心中五味雜陳,頗不是滋味。
董聖接到諜報以後籌辦出兵聲援河內,又怕中了埋伏損兵折將,思前想後冇有敢自覺出兵,歸正姬叔弼已經被方離節製了,再落入晉國手裡也冇甚麼辨彆,還是穩字當頭,先派標兵刺探一番再說。
說著扭頭叮嚀一聲:“來人,把虞軍全數圍起來,一個也休要放走,如果方離不把主公放出來,我一天殺一個虞國人!”
很久,董聖感喟一聲:“罷了、罷了,這方離能夠在樓寨、河內連敗晉軍,申明他有真材實料,我便把軍權交出來吧!我們虢國與虞國好歹是多年的盟友,隻要能帶領你們打敗晉軍,也比我們損兵折將,死在晉軍部下好很多!”
這日傍晚,董聖方纔巡查完虎帳回到帥帳,在四周巡查的標兵就飛馬來報:“稟報大將軍……營門外來了三千虞國將士,說是奉了主公之命來向你傳達聖旨。”
“老夫已經年老,屢戰屢敗,損兵折將,愧對主公,我便就此返回滎陽養老去吧!”
董聖冷哼一聲:“哼……本來方離是個藏頭露尾的鼠輩,派了幾個虎倀過來送命?你們把我家主公扣押了起來,冊封方離為大將軍豈是他的本意?”
趙雲叱嗬一聲,催馬向前,離弦之箭普通撲向隔了十餘丈的董聖,視劈麵五千兵馬為無物。
“這纔是肺腑之言!”趙雲收了長槍,對董聖的話表示讚成,“目前我們虢虞兩國應當勠力同心,不分相互,共同抵當晉軍。”
自從與魏醜交兵以來,虢軍連戰連敗,前後折了蔡贇、孔密二將,陣亡了兩萬多人,更加出乎預感的是就連禦駕親征的國君姬叔弼也被方離挾持到了河內,更是讓虢國群龍無首,亂作一團。
“好傲慢的口氣!”
不等董聖反應過來槍尖已經抵住了他的咽喉,多一分便會刺入肉中,拿捏的不差分毫,可謂精確至極。
張遼策馬向前,抱拳見禮:“大膽董聖,方將軍乃是虢公親口加封的虢國大將軍,你豈可直呼其名?你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怎能如此無禮?”
董聖急的每日在帥帳裡團團亂轉,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時不時對相邦孫忠破口痛罵。
“虞國人竟敢主動上門?”
急劇惡化的局勢使得虢軍士氣降落,軍心惶惑,董聖這個年已五十的三朝老臣更是憂心忡忡,廢寢忘食,卻又有力竄改局勢。
當下張遼、趙雲帶領三千虞國將士進了虢軍大營,並調集偏將、校尉到帥帳軍議,參議下一步的作戰打算,並當眾與董聖交割了兵權,接過了意味帥位的虎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