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英雄寞_第二百七十一章攜民渡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劉琮大喜,次日他與其母蔡夫人齎捧印緩兵符,親身渡江拜迎曹操。曹操安撫畢,即引隨征軍將,進屯襄陽城外,蔡瑁、張允令襄陽百姓焚香拜接,曹操俱用好言撫諭。

曹操又問道:“劉景升既死,其子降順,我當表奏天子,使永為荊州之主。”

一起上諸葛亮眉頭舒展,這時他開口對劉備說道:“主公現在追兵不久即至,可遣雲長往江夏求救於公子劉琦,教他速起兵乘船會於江陵。”

然曹操不準,劉琮隻得與其母蔡夫人同赴青州,隻要荊州故將王威相隨,其他官員俱送至江口而回。

現在蔡瑁見魏延朝城上衝來,趕緊構造人馬抵當,魏延四周披髮著紅色的內力,並且這個魏延的招式也很古怪,凡是被他砍中的人,彷彿一刹時就被抽乾了血液一樣,模樣非常之慘!

魏延與文聘交兵,二人從已至未,兩邊部下兵卒皆已折儘,魏延見劉備不肯入城,現在他獨力難支,他一刀劈退文聘,然後翻身從襄陽城上一躍而下,文聘立於城頭之上,看著遠去的魏延,他不由悄悄活動了幾下已經有些顫抖的胳膊,這個魏延公然不是浪得浮名,如果在戰下去,恐怕他凶多吉少!

曹操此時立於襄陽城上,他看著劉琮的車駕遠去,他眼中殺意濃厚,他轉頭喚於禁叮囑道:“你可引輕騎追劉琮母子殺之,以絕後患。”

王威聽於禁如此說雖心有芥蒂,但他還是回身籌辦稟告劉琮,就在王威回身的刹時,於禁立即逃出背後大弩扣動扳機,王威聞聲轉頭,弩箭龐大的打擊力將王威整小我從馬背上釘到地上,王威不甘心的看了一眼於禁,於禁嘲笑著提頓時前,一刀將王威首級割下,現在劉琮母子聽到聲音方翻開車簾想問一問,隻見於禁現在縱頓時前大喝道:“我奉丞相令,特來取你母子性命!!”

二人大喜而退,歸見劉琮,具言曹操許保永鎮荊襄之事。

每日隻走十餘裡便歇,卻說曹操在樊城,令人渡江至襄陽,召劉琮相見,劉琮驚駭不敢往見,蔡瑁遂與張允二人同至樊城,拜見曹操。

劉琮在城內聽聞劉備至,懼而不出,蔡瑁、張允徑來敵樓上,叱軍士亂箭射下,城外百姓,皆望箭樓而哭,就在這混亂之時,城中忽有一將,引數百人徑上城樓,大喝道:“蔡瑁、張允賣主之賊,有何臉麵來此!劉使君乃仁德之人,今為救民而來投,你等豈能相拒!”

當日曹操入城至府中坐定,即召蒯越近前,封蒯越為江陵太守樊城侯;傅巽、王粲等皆為關內侯;而以劉琮為青州牧,便教啟程。

卻說劉備引十數萬百姓、三千餘軍馬,一程程挨著往江陵進發,趙雲庇護長幼,張飛斷後。

這日世人行至襄陽東門,隻見城上遍插旗號,壕邊密佈鹿角,劉備在城下勒馬大呼道:“劉琮賢侄,我但欲救百姓,並無他念。可快開門,放百姓出來。”

兩縣之民,聽了以後皆扶老攜幼,將男帶女,滾滾渡河,隨劉備過江。劉備現在立於船上聞見百姓哭聲不覺,他轉頭眼中閃過一絲不忍,為我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難,實非君子所為,當日劉備欲投江而死,擺佈搶救,聞者莫不痛哭。

當日曹操加封蔡瑁為鎮南侯、水軍多數督,張允為助順侯、水軍副都督。二人大喜拜謝。

劉備言甚悲切,軍民聞者無不下淚,就在這時一騎哨馬報說曹操雄師已屯樊城,令人清算船筏,本日渡江趕來,世人聞言皆皺眉不語,曹操以占樊城,而劉備又攜民而走,恐怕走不了多遠就會被曹軍追上吧,這時劉備軍中有人開端勸劉備放棄百姓,連夜趕赴江陵,但是劉備的脾氣是不會同意的,當天他就義正言辭的回絕了,畢竟劉備以仁德始於桃園,本日臨難,百姓依托,又豈能相離?他登舟揮淚,容動全軍,當日劉備軍中在無人有貳言,眾軍擁著百姓,緩緩而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