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眉頭一挑,所謂王霸之事,就是讓他代漢自主,但是前有袁術鑒,申明大漢雖死未僵,曹操因而回道:“朝廷股肱尚多,未可輕動。過幾日我當請天子田獵,以觀百官動靜。”
劉協不由喝采,世人轉過土坡,忽見波折中被人趕出一隻大鹿。劉協見了不由彎弓,連續射了三箭都不中,他不由感喟一聲對曹操說道:“這鹿如此奸刁,還是卿來射吧。”
劉備見關羽回馬,不由長舒一口氣,他在心中不由暗道“這個二弟,甚麼時候也和老三一樣了!”
劉備跪地說道:“臣乃中山靖王以後,孝景天子中間玄孫,劉雄之孫,劉弘之子。”
這時北海太守孔融恰好也在許都,他見了不由出列說道:“楊公四世清德,豈會私通袁術?”
曹操聽了劉協的話後,他昂首望向劉協,他見劉協眼神躲閃,怎會不明白劉協在擔憂甚麼呢,因而曹操放聲笑道:“陛下多慮了,古之帝王,春搜夏苗,秋獮冬狩,四時出郊,以示武於天下。現在四海擾攘,合法借田獵以講我大漢帝國之武。又如何能說倒黴於國?倒黴於民呢?”
議郎趙彥仇恨曹操跋扈,因而上疏彈劾曹操不奉帝旨、擅收大臣之罪。
曹操回馬向劉協稱賀,圍場已罷,宴於許田,宴畢,駕回許都,世人各自歸歇。劉備三人回到住處後,關羽不由問劉備道:“大哥,本日曹賊欺君罔上,我欲殺之為國除害,兄長何故止我?”
劉協見曹操如此說不敢不從,當即上清閒馬,帶寶雕弓、金鈚箭,排鑾駕出城。
曹操封臧霸為琅琊相,孫觀等亦各加官,令其守青、徐本地空中。
話說曹操舉劍欲殺張遼,劉備攀住臂膊,關羽則跪於麵前開口說道:“丞相,關某素知文遠乃忠義之士,願以性命保之。”
劉備與關羽、張飛二人也各彎弓插箭,內穿掩心甲,手持兵器,引數十騎隨駕出許昌。
一時許都城內暗潮澎湃,曹操大怒,即收趙彥殺之,滿朝百官無不悚懼。
當日世人商討定下戰略,第二日大朝之時,有大臣出列告天子劉協說楊彪私通袁術,未等楊彪辯白,曹操立即派人收楊彪下獄,命滿寵細查。
曹操見了沉聲說道:“此乃朝廷之意,非我本意。”
劉協見本來是伏完,他感喟一聲說道:“皇丈亦知曹賊跋扈?”
程昱聞言點頭下去了,當日曹操傳下號令,命甲士於軍中采選良馬、名鷹、俊犬、備足弓矢聚兵城外,待這些籌辦齊備後,曹操入請劉協田獵。
劉備感喟一聲說道:“二弟呀,當時曹操與天子相離隻要一馬頭,並且其親信之人,擺佈擁侍,二弟若逞一時之怒,倘若事不成,有傷天子,罪則反坐我等身上。”
劉備亦是感喟,現在大漢帝國權臣當道,他又冇有才氣擺佈朝局,現在他也隻能扼腕感喟,並且曹操雖有不臣之舉,但在劉備看來,曹操其人並無稱帝之心,三兄弟當夜各自誰去臨時不說。
這天曹操在相府當中剛用過早膳,程昱俄然從外而入,二人閒坐半晌,程昱對其說道:“現在明公威名日盛,何不乘此時行王霸之事?”
次日,獻帝設朝,曹操表奏劉備軍功,引劉備見劉協。劉備具朝服拜於丹墀前。劉協宣其上殿後,他見劉備一表人才,不由開口問道:“卿祖何人?”
劉協感喟一聲,想起本日之事,他不由對伏壽說道:“朕自即位以來,奸雄並起,先受董卓之殃,後遭傕、汜之亂!凡人未受之苦,我與你俱都受過了。後得曹操相輔,本覺得其乃社稷之臣,不料也是個專國弄權,擅作威福的人。朕每見之,背若芒刺。本日在圍場上,曹操竟身迎呼賀,無禮已極!恐怕此人遲早必有異謀,到時候我等死無葬身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