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唐_第四十七章:皆是狐鼠輩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從雪地上起家以後,那親信書吏才明白,戰頓時這個有幾分書卷氣的年青人纔是領兵主將!

一聲令下以後,擋在驛道上同羅部的胡兵讓開了開來,逃卒們不約而同向陝州城方向發足疾走。這類景象遠遠超出了秦晉的預感,他冇見過山火,也不曉得山火的可駭,但從這些逃卒們浮泛而麻痹的目光中,他卻靈敏的發明瞭此中透暴露的驚駭和心悸。

秦晉也是心下迷惑,這的確有些分歧適常理,既然連太原倉都燒了,陝州城另有留著的需求嗎?難不成還無缺無損的留給叛軍?但非論如何,陝州城還未及燒掉是件功德,一座大城建起來不知要顛末多少年,就這麼白白燒掉豈不成惜?

那青袍官從雪地上爬了起來,已是狼狽至極,頭頂的官帽丟了,身上的袍子也被扯出了口兒,但他的臉上卻擠滿了生硬而又奉承的笑意。

但是,杜乾運卻另有籌算,眼看著東都淪陷,名將紛繁得勝,這不恰是敗亡前兆嗎?反觀安祿山的北地蕃胡雄師,勢如破竹,一月取東都,就算兩月下長安,也一定是不成能的事。諺雲大難臨頭各自飛,如果這時還死死抱著唐朝的大腿,遲早有一天連命都得搭出來。

山火常在春夏之際發作,山林間雪水化儘,暴露在密林空中上的枯燥枯葉,一星半燃燒星都能引燃,再藉著春季的大風,半日工夫便能夠撲滅整片林地。不過,這等範圍的山火在夏季卻極其罕見。

如此恰好,也省了他們的力量,數百馬隊們就像擯除羊群的牧民,幾十成群的在逃卒核心遊弋,碰到有離開人群者便強力擯除歸去。

一起走,又一起收攏著連續由陝州方向逃出來的唐軍士卒。當這些人傳聞峴山方向起了大山火,也都不約而同的轉向,隨之往東北方的陝州城疾走而去。也顧不得是方纔從那邊逃出來的。

崔乾佑部失了糧草,必定急於分開四周都是唐朝屬地的弘農,返回澠池去。天然,比來的一條路就是經過陝郡的驛道。如果高仙芝能夠趁機將他擋在陝郡與潼關之間,唐廷再派兵與之兩麵夾攻,就算用的都是販子之兵,也一定不能一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