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_第13章 有始覽第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五曰:昔者禹一沐而三捉髮,一食而三起,以禮有道之士,通乎己之不敷也。通乎己之不敷,則不與物爭矣。愉易安靜以待之,使夫得意之;因但是然之,使夫自言之。亡國之主反此,乃自賢而少人。少人則說者持容而不極,聽者自多而不得。雖有天下,何益焉?是乃冥之昭,亂之定,毀之成,危之寧。故殷周以亡,比乾以死,悖而不敷以舉。故交主之性,莫過乎所疑,而過於其所不疑;不過乎所不知,而過於其以是知。故雖不疑,雖已知,必察之以法,揆之以量,驗之以數。若此則是非無所失,而行動無所過矣。

何謂六川?河水、赤水、遼水、黑水、江水、淮水。

季子曰:“燕雀爭善處於一屋之下,子母相哺也,姁々焉相樂也,自發得安矣。灶突決,則火上焚棟,燕雀色彩穩定,是何也?乃不知禍之將及己也。”為人臣免於燕雀之智者寡矣。夫為人臣者,進其爵祿繁華,父子兄弟相與比周於一國,姁々焉相樂也,以危其社稷。其為灶突近也,而終不知也,其與燕雀之智不異矣。故曰:“天下大亂,無有安國;一國儘亂,無有安家;一家皆亂,無有安身。”此之謂也。故小之定也必恃大,大之安也必恃小。小大貴賤,交相為恃,然後皆得其樂。定賤小在於貴大,解在乎薄疑說衛嗣君以王術,杜赫說周昭文君以安天下,及匡章之難惠子以王齊王也。

務本

主賢世治,則賢者在上;主不肖世亂,則賢者鄙人。今周室既滅,而天子已絕。亂莫大於無天子。無天子,則強者勝弱,眾者暴寡,以兵相殘,不得歇息。今之世當之矣。故當今之世,求有道之士,則於四海以內,山穀當中,僻遠幽閒之所,若此則幸於得之矣。得之,則何欲而不得?何為而不成?太公釣於滋泉,遭紂之世也,故文王得之而王。文王,千乘也;紂,天子也。天子失之,而千乘得之,知之與不知也。諸眾齊民,不待知而使,不待禮而令。若夫有道之士,必禮必知,然後其智慧可儘。解在乎勝書之說周公,可謂能聽矣;齊桓公之見小臣稷,魏文侯之見田子方也,皆可謂能禮士矣。

魯有惡者,其父出而見商咄,反而告其鄰曰:“商咄不若吾子矣。”且其子至惡也,商咄至美也。彼乃至美不如至惡,尤乎愛也。故知美之惡,知惡之美,然後能知美惡矣。《莊子》曰:“以瓦殶者翔,以鉤殶者戰,以黃金殶者殆。其祥一也,而有所殆者,必外有所重者也。外有所重者泄,蓋內掘。”魯人可謂外有重矣。

三曰:世之聽者,多有所尤。多有所尤,則聽必悖矣。以是尤者多故,其要必因人所喜,與因人所惡。東麵望者不見西牆,南鄉視者不睹北方,意有地點也。人有亡鈇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鈇也;色彩,竊鈇也;言語,竊鈇也;行靜態度,有為而不竊鈇也。相其穀而得其鈇,他日,複見其鄰之子,行靜態度,無似竊鈇者。其鄰之子非變也,己則變矣。變也者無他,有所尤也。

諭大

何謂九野?中心曰鈞天,其星角、亢、氐;東方曰彼蒼,其星房、心、尾;東北曰變天,其星箕、鬥、牽牛;北方曰玄天,其星婺女、虛、危、營室;西北曰幽天,其星東壁、奎、婁;西方曰顥天,其星胃,昴,畢;西南曰朱天,其星觜巂、參、東井;南邊曰夏天,其星輿鬼、柳、七星;東南曰陽天,其星張、翼、軫。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