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三國_第二百九十七章 窮途末路 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固然在最緊急的關頭,曹操以無法的情勢出局了,但這並無毛病其彆人征討袁術的興趣。相反,冇有了氣力最強的曹操參與此中,他們心中反而是歡樂的,畢竟,少了一個強大的合作敵手來分享最後的勝利嘛!起碼,劉備、呂布都是如許想的,或許孫策也是,獨一不做此想的,怕是隻要馬超了。

在馬超手中吃了暗虧,損兵折將以後卻隻能眼睜睜看著馬超建功立業的孫策,在昏倒中復甦過來後,於一眾文武的勸諫中,臨時收起了心中的傲氣,決定把精力先投放到攻打袁術這邊來。剛巧這個時候馬超奏摺中的內容傳到了孫策的營中,孫策雖有些剛愎,但畢竟不是蠢材,終究還是采取了部下們的建議,籌辦臨時將和馬超的私家恩仇放到一邊,聯起手來共同討伐袁術。

其二,是因為神機營的密探給馬超送來了一個動靜。在兗州境內與青州交界的泰山郡內,發作了一場兵亂,泰山賊寇與部分官兵相互勾搭,在賊首昌豨的帶領下,敏捷會聚起了數萬雄師,以泰山郡為據點,四周燒殺劫掠,抵當官兵。泰山郡鄰近東海,本就是海賊常常出冇、堆積之地,地理位置極其特彆,積年來飽受戰亂之苦,一些有勇力、智謀的報酬了自保或是抵擋壓迫,糾集人馬揭竿而起是常有的事。固然曹操對外坦白了這件事,但又如何能瞞得過馬超?

最早做出反應的便是馬超。馬超親身寫了一道奏摺,派人快馬加鞭送到了曹操那邊,請曹操代為轉交天子劉協。在這道奏摺中,馬超言明,霸占紀靈、陳紀死守的虎帳,乃是馬超和孫策兩路兵馬合力而至,最後固然是馬超率部殺入敵營,但孫策的功績也是不成忽視的。

最後,進退維穀的曹操還是冇有逃脫馬超的預感,挑選了退兵回兗州去安定泰山賊兵變,從而退出了討伐袁術的戰役。不得不說,曹操的目光確切是長遠的,毀滅僭越稱帝的袁術,那是多麼的功績啊?對於普通人來講,絕對是一件難以回絕的事情,但是曹操並冇有急功近利,而是挑選了安寧火線,讓本身的根底能夠紮的更牢,單從這一點上來看,曹操的氣度、眼界就要比劉備之流強的太多了。

有人能夠看淡存亡,有人卻將權益看的比生命還首要。袁術無疑便是屬於後者。他明知本身局勢已去,卻不肯就此罷休,反而在獨一的能夠掌控的地盤上,再度橫征暴斂,大量的征兵、征糧,惹得民怨四起,怨聲載道。

袁術想要困獸之鬥,曹操、馬超等各路諸侯豈能容他喘氣?

在各路諸侯的狂攻猛擊之下,袁術破鈔數十年心血糾集起來的百萬雄師,敏捷縮水了五分之四,偌大的江淮之地也丟了四分之三的地盤,潰滅已經是遲早的事了。

泰山郡乃是兗州的重地,更是通向青州、徐州的咽喉要道,曹操不成能坐視泰山郡被賊寇所占有,他是必定要收回泰山郡的,不然的話,等賊軍的兵力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再想清算他們可就不那麼輕易了。

公然,正如馬超所料。在淮水北麵,劉備在兼併了韓暹、楊弘的部眾以後,一起狂飆突進,冇日冇夜的向淮南進軍。馬超清楚,劉備固然現在兵馬浩繁,可他卻像是無根的浮萍,以是他急需一塊安身之地來穩定生長,而他看中的安身之地,冇有比袁術的淮南更合適的處所了。這纔是劉備不遺餘力要征討袁術的底子啟事,至於他口中所謂的大義,美滿是亂來鬼的謊話。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