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三國_第二百零七章 鬥智 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鄭泰的聰明,再次讓馬超感慨,在東漢末年乃至三國期間這段亂世中,被淹冇在汗青長河中的人才實在是太多了,似鄭泰如許,本該是名留青史,供先人敬佩的人物,可惜卻冇能在原有的汗青上留下太多的色采。但是現在統統都不一樣了,馬超已經在悄悄之間,竄改了他的運氣。

營地中的統統營帳頂上,也都被覆蓋了一層厚厚的牛皮。每個營帳的四周,都放著十個木桶,內裡盛滿了淨水;儲藏糧草的處所,李儒也決計加派了人手,停止重兵設防,還毫不鄙吝的用多餘的鎧甲粉飾在了裝運著糧草的馬車上,並且還調了一隊盾牌兵過來,做好了隨時庇護糧草輜重的籌辦。

馬超心中也是一籌莫展,悄悄歎了口氣,轉頭扣問道:“其他諸位,可另有甚麼建議嗎?”平心而論,馬超是很不肯意建議強攻的,正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上策。悠長以來,馬超都秉承著以最小的代價去獲得最大勝利的主旨,他不肯意看到本身的部下在不是特彆有需求的攻堅戰中血流成河,更不肯意拿將士們的性命,去獲得最後的勝利,可眼下如果冇有其他的體例,馬超也隻好建議強攻了。

現在顛末鄭泰的提示,馬超覺悟了過來:李儒挑選營地的地點、四周的地理位置、營中的各種安插等等,都有一個假定的前提,那就是馬超會策動火攻。一旦這個假定的前提不建立了,或者是馬超反其道而行之,李儒所安插的統統,不但不會起到應有的結果,反而還會將他本身置於險境當中了。

不知不覺中,統統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鄭泰的身上,但願他能夠想出一個完美的對策來。

徐晃笑著介麵道:“不必了。那條河水流不強,但是水深足以冇過膝蓋。隻是因為四周的陣勢陡峭,以是冇有湍流。用於取水是個好去處,卻冇法用於防備。”說到這裡,徐晃忽的停頓了一下,如有所思的說道:“冇法用於防備是冇錯,可如果用來打擊……”

和部下世人回到大營,馬超立即命人取來沙盤,在沙盤上和大師一起推演了起來。前麵說過了,火攻的前提算是比較便當的,但是水攻所需求的前提,就比較刻薄了。為了能一戰處理李儒這隻攔路虎,馬超必必要和部下們停止幾次的推演,直到敲定出萬無一失的打算來,才氣將打算付諸實施。

“公明將軍所想,與吾不謀而合。常言道,利於火者,必倒黴於水,反之亦然。”鄭泰笑嗬嗬的說道:“李儒深悉主公喜好操放火攻,是以將大營安插的固若金湯,斷絕了統統可引火的身分;但如果能引水以攻之,營內無半片木板的敵軍,必定大亂,比及敵軍軍心大亂,我軍乘勢建議猛攻,則一戰可定矣!”

“主公,李儒把虎帳弄得鐵桶普通,龜縮不出,我軍短時候內怕是攻不破了。”馬超身邊的徐晃,在察看完了李儒的安插以後,忍不住皺起眉頭說出了心中的擔憂。徐晃最善於的,就是防備戰,他所安插的防備,可謂無懈可擊。現在李儒的安插,讓善守的徐晃都挑不出任何的弊端來,可見是有多麼的安定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