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曹操和馬超都冇有定見,袁紹這才假惺惺的笑道:“也罷,現在董卓倒行逆施,暴政於天下,倒也不是我等有誌之士來回謙讓的時候,紹便當這個盟主了!”
不過,曹操必定是要絕望的。馬超淡淡一笑,道:“馬超久居西涼,對中原的地理、民情都不熟諳,討伐董卓乃是天下大義之地點,隻能勝不能敗,天然需求對中原非常熟諳的人來擔負盟主纔是,以本侯看,本初兄便不必推讓了。”
待世人全數落座以後,袁紹雙手按在桌案上,郎聲說道:“念討董名冊!”
馬超和曹操跟著袁紹等人進入聯軍大營中,有些迷惑的發明,營中的將士們整齊的列成戰陣,個個衣甲光鮮,但是卻有將近一半的將士,手中所持的並非是殺敵的兵器,而是禮杖樂器等物件。
再往裡走,一座三層高的點將台,呈現在了營地的中心位置,點將台四周遍及著五方彩旗,點將台之上更是陳列著十八張座椅,在居中的主將坐位前的桌案上,擺放著兵符印信和令箭等發號施令之物。
早已等待在點將台上的一名小校,立即展開手中捧著的一卷竹簡,大聲唸到:“董卓禍亂天下,車騎將軍紹奉大漢天子密旨,發檄文討賊,現總計十八路諸侯會盟,彆離為:第一起車騎將軍、領渤海太守袁紹;第二路後將軍、領南陽太守袁術;第三路冀州刺史韓馥;第四路北平太守公孫瓚……”
笑話,馬超又如何會不曉得所謂的討董聯軍,實在不過是一群各懷鬼胎的烏合之眾呢?盟主的位置看似光鮮刺眼,實則倒是個大大的深坑,馬超纔不會主動往坑裡跳呢,這個填坑的事情,還是交給袁紹去做吧。
曹操笑了笑,點頭笑道:“本初兄,袁家四世三公,弟子故吏遍天下,本初兄出身王謝,自當擔當起複興大漢之重擔,理應坐這盟主之位,曹操並無貳言。”說完,曹操便不再言語,用眼角的餘光看向了身邊的馬超,想要看看馬超會是甚麼樣的態度。
在點將台十餘張椅子前的矮桌上,都標記取各路諸侯的名字,各路諸侯按圖索驥,紛繁找到本身的位置,矮身坐了下來。
當小校在唸到公孫瓚名字的時候,馬超不著陳跡的向公孫瓚的方向看了一眼,在公孫瓚的身後,馬超看到有三個神采各彆的人站立在厥前麵,居中一人大耳長臂,麵色白淨;左邊一人麵如重棗,一臉絡腮髯毛;右邊一人豹頭環眼,麵如鍋底,虯鬚根根直立。
言罷,袁紹也不再客氣,回身來到點將台中心的主將位置上坐了下來,然後向著世人延手一請,表示眾位諸位落座。
世人跟著袁紹一起來到點將台之上,袁紹站定腳步,回過身來看向馬超和曹操,笑道:“二位有所不知,我們各路諸侯聯軍固然陣容浩大,可正所謂蛇無頭則不可,是以早在數日之前,眾位便推舉紹為盟主,代為發號施令。現在冠軍侯和孟德到來,紹這盟主之位,也該讓賢了。”
在曹操的心中,馬超統禦部眾的才氣,實在是太刁悍了,給他留下了深切的印象,引發了他的戒心,但是曹操卻不信賴這個世上有十全十美的人,他以為馬超必然也會有缺點,是以才暗中察看馬超,看他是否會暴露一些馬腳來。
馬超暗中推斷,眼下公孫瓚身後站立的三人,此中阿誰大耳長臂之人必然是劉備,右邊豹頭環眼的那人,必然就是後代大名鼎鼎的猛張飛了,至於左邊阿誰紅臉男人,馬超卻猜不到他的身份了。本來應當是劉備帶著關羽、張飛一起前來會盟的,但是因為馬超的到來,汗青本來的軌跡已經被打亂了,關羽已經投效到了馬超的麾下,是不成能在呈現在劉備身邊的了。不過,馬超曉得劉備絕非易於之輩,既然能入得了他的法眼,想必這個暫不知秘聞的紅臉男人,也毫不會差到那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