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大唐路_第十八章 賓客盈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子曰:為政以德,比方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老頭兒說了一句論語,眼神中倒是充滿了蒼茫,“為政以德,則萬民歸心;萬民歸心,則長治久安。賢人的話想來是不會錯的,但為何還會有如此多的朝代更迭?自漢朝董仲舒以來,中原王朝皆是‘免除百家獨尊儒術’,不會不懂為政以德的事理。但為何興衰罔替,老是無可製止?”

眾老聞言皆是錯愕,一齊轉頭看向徐文遠。徐文元苦笑一聲,向世人拱手見禮:“的確是老夫冒昧,未曾奉告諸位此地乃是王先生的雅居。但老夫的確不是王世充的說客,信中所言皆是肺腑之語,絕無欺詐諸位的意義。”

“這全天底下最有學問的人都在這了,俺在中間跟著沾沾文氣不可啊?”宋老三低聲的嘟囔說。倆人相處時候長了,也就冇有了一開端的拘束和客氣。宋老三非常喜好和王小麥相處,感覺麵前這個年青人冇有其他讀書人眼睛長在額頭上的弊端,很輕易相處。

“冇有啊,我隻是隨便感慨一下。時候也不早了,你還是早點睡吧。”

“哼!”那人側身拂袖,回身向徐文遠看道,“徐先生,我等受邀而來,本欲與諸位參議學問,為賢人之言做註解,以傳後代。現在倒是眾說紛繁,莫衷一是,本日又受你這院中小廝出言欺侮。素聞徐先生暮年與王世充有師徒之誼,敢問徐先生,你不會是給這王世充做說客,強留我等在此吧?”

“……老夫這平生,曆經大隋朝三任帝王,又曾在李玄遂帳下馳驅效力?33??李玄遂此次敗北,複歸洛陽。此生所經曆,不成謂不波折。”老頭兒徐文遠感慨了一聲。

“歸正都是些有學問的人。”宋老三最後總結。

“非常抱愧,我正和這軍漢胡扯瞎聊呢,不關諸位的事,你們持續……持續……”王小麥有些心虛的打著草率眼。

中華五千年的文明生長到宋朝,已經到了頂峰,而後又過了五百年,終究,日不落帝國的钜艦大炮轟開了這個緊閉已久的古國大門。隨後產生的汗青,讓無數的國人扼腕感喟,那是不堪回顧的一百多年。中國的汗青文明搶先了天下,但畢竟因為固步自封,很快被西方列強趕上。從地區上講,中國的地理位置可謂有其天然的優缺點。西南邊是高原山脈,東南麵對海,北方是酷寒的西伯利亞高原,和其他文明相同的陸路隻要一條,那就是貫穿歐亞的絲綢之路。相對封閉的地理位置庇護了原生的中漢文明,但一樣也隔斷了與外界相同的渠道。文明是甚麼?文明是人類千百年來總結的經曆資訊的總和,像是一條江河。當這條江河的泉源冇法再流出新水來的時候,江河就乾枯了。要使江河不至於乾枯,一是得讓泉源規複造水的才氣,二是引入其他江河的水。後代,當中漢文明的造新才氣乾枯之時,外來文明的大水濤浪卻澎湃而至,直接把乾枯的河床衝了個七零八落。站在中漢文明的廢墟上,王小麥曾經胡想瞻仰過這座大廈曾經的恢宏偉岸,但親目睹到的卻永久是一片殘垣斷壁。

“唉……”王小麥絕望的搖了點頭。你做註釋做得再好,也不過是下一個朱熹,畢竟還是冇有超出那些框架。算了,歸正終歸也不關本身的事,就讓這些人窮忙活去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