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嫂子忙道,“親家太太叮嚀就是,都是我們分內之事,哪敢當得一個勞字。”
陳二奶奶笑,“親家那頭兒是想著早些定下來,不過,二妞來歲才及笄,看了來歲正月二十八的日子。時候鬆快些,我也恰好得給二妞籌辦嫁奩。”
李嫂子笑,“親家太太儘管放心,雖有吃食不大合意,不過幸虧處所便宜。晉中比我們這兒要更富庶些,缺甚麼少甚麼的總能本地購置了,何況咱自家帶了廚娘疇昔,現在已是樣樣快意了。大少爺在本地書院讀書,二爺也要發矇了,我們大爺官兒也當得好,還得上官誇獎了一回。”
李嫂子擁戴幾句。
沈氏笑,“二嫂子最是全麵的,之前定給二妞攢著嫁奩的,隻是二妞嫁的不是平凡人家,可得實在備幾樣不平常的麵子東西纔好。”
何老孃想了想,嫌丫頭電影不頂用,“如何手如許慢。”退而求其次,“那就做雙襪子吧,要細細的做。”
送走陳二奶奶,何子衿道,“二伯孃歡樂的都快魔怔了。”
何子衿點頭,“嗯,到時我也給姑媽寫封信。”
何子衿笑眯眯地,“祖母就放心吧。”
“是啊,聽李婆子說,晉中那處所好不好的就是兌上半瓶子醋的吃法兒,你姐姐可如何吃得慣哪。”何老孃想想就心疼,“再去乾貨鋪子裡買些筍乾菜乾,眼瞅著就是吃春筍的時候了,你姐姐也愛這一口,不知那地界兒有冇有筍子吃?”
便是何子衿也得佩服何姑丈追求的本領,真是隻要世人想不到,冇有何姑丈追求不到的。
何老孃看何子衿冇說到點子上,想她年紀尚小,心眼兒不敷也是有的,何老孃提點一下自家丫頭電影,“寫信啥的,跟我寫一起就成了。我這裡有你姑媽的尺寸,大件兒做不了,給你姑媽做雙鞋吧?”
第139章 信至
陳誌的婚禮頗是昌大,起碼在碧水縣是有一無二的了。何家隨了禮,除三女人外都去吃了回喜酒。陳誌婚事不過一月,陳二妞的婚事也定了,亦是碧水縣的顯赫人家兒,胡家二房的一名公子。
何老孃自發是很故意眼兒的,她問了李嫂子,曉得她們待三月中就啟程去晉中了。既如此,先令沈氏備了些給馮家的東西,留李嫂子等人住了兩日,便叫她們回了。何老孃道,“我這裡也有給你們大爺大奶奶的東西,隻是一時備不齊,你們既是三月中才走,到時我備齊備了,叫子衿她爹帶去,勞你們帶回晉中給你們大爺大奶奶。”
周婆子笑,“那裡是買的,我們後鄰白太太家在山上有片竹林,今春和緩,我返來時見著白太太拎著一大籃子,非給了我幾個。大女人最愛鮮筍的,中午用臘肉炒來吃吧。”
何子衿道,“晉中氣侯怕是比我們這兒枯燥些。”
何老孃與沈氏道,“那多買些。”
“這是我姑媽,又不是外人。祖母放心吧,祖母想想,一個縣裡,女人家十之八九是會針線的,可認字的有幾個?”何子衿舉例申明,“看三姐姐就曉得了,針線做的再好,也是繡娘,這一認得字,一有機遇就成了賬房。可見,識字比會針線可奇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