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閥風流_第一百七十六章 青鬆悼亡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彆莊非同主莊,主莊田、人皆籠,彷彿一國。而彆莊,五百頃次等田漫衍在臨水畔,並不為莊院所籠。此時,翠綠的郊野裡,四下皆是繁忙的身影,碎湖將華亭的蔭戶調來二十戶,再對外招攬吳縣耕戶,僅僅三個月便讓這往昔冷僻的莊園熱烈起來。

“賦詩欲言誌,此誌難具紀。命也可何如,長戚自令鄙。”

劉濃皺眉道:“怎可諱疾忌醫!”

“橋遊思,見過劉伯母,見過劉郎君。”橋遊思款款行來,端著雙手微微淺身,對著劉氏與劉濃各作萬福,卻未看劉濃一眼,起家時,麵朝劉氏溫馨淺笑。

她這一退,劉濃腳步當即一頓。

橋遊思瞅了瞅劉濃,咬著嘴唇點了點頭。

頓首。(未完待續。)

巧思趁著冇人重視時,悄悄碰了一下晴焉的肩,低聲道:“蠢婢,邇來可好?”

劉氏環擁著小女郎,問道:“身子可好?”

“主母且看,便是阿誰大莊子。”

莊子不大,小巧彆具,竹柳青青回見廊,廊外假山斜斜落,至山顛而轉目,又見畫院與芭蕉。莊牆不高,獨一三丈,但因臨水之故而易守難攻。若遇強盜侵襲,隻消將正門一閉,置弓手於浮水箭樓,便可將來犯之敵儘數射作魚肚翻白。

橋氏莊園的後山,發起踏青的劉氏行至一半,嫌山太高,攜著留顏與巧思等婢冉冉下山,橋遊思本欲與她同歸,劉氏見兒子遊興正濃,便勸橋遊思伴隨。

此時,那人詠詩已有三遍,目光深深凝睇青塚,眼神令民氣悸。少傾,那人仰首望著浮雲,滿把髯毛頂風飛揚,也不知他在看甚,看得極是入迷。很久,欣然一聲長歎,提起酒壺沿著青塚緩緩一灑,慢聲道:“汝喜喝酒,汝喜觀雲,吾不知,吾不明,現在,汝且看之,且飲之!長始,來過。”言罷,將空酒壺挎在腰間,闊步邁出翠鬆,仿似並未瞥見劉濃與橋遊思普通,領著四名部曲朝山下行去。

“哼!”

“遊思好著呢,冇病……”橋遊思垂首看著繡鞋的藍蝶,聲音越來越細。

劉氏一把拉住小女郎的手,笑盈盈的便欲往懷裡一攬,橋遊思顫了下眉,緩慢的溜了一眼劉濃,見他正負手瞻仰桂樹,神情專注,好似上麵有甚希奇物事普通。

“唉……”

“慢些,且把穩。”

橋氏莊園並不冷僻,一行人車尚未至桂道口,硃紅的大門已然擺佈敞開,一群橋氏家隨沿著桂道列作兩行,中間緩緩走出橋遊思,身後跟著一群婢女。再觀婢女與侍從們的麵色,一個個皆是喜氣洋洋,與昔日的暮氣沉沉一較,恍若隔世。無它,皆是以次土斷核譜,橋氏又重回中次士族。雖說僅是一個台階,但這個台階便若瓶頸桎梏,不知多少家屬對此望而興歎。

劉濃走到她身側,望著悠悠浮雲,說道:“明日便赴丹陽。”此次中正評合,他已得吳郡中正考覈,被顧君孝評為上佳,需得前去丹陽應對揚州大中正陸曄終究定品。往年,揚州大中正定品皆在吳郡,但本年卻在丹陽,非為他故,乃適應紀瞻新法,南北俱同。

小女郎再問:“幾時歸?”

“噗嗤……”

然,費解歸費解,橋氏得榮,劉濃亦心有同喜焉。

“莫非,莫非,真有謝小娘……”

劉氏歎道:“偌大一個莊子,便隻遊思一人,實在也太清冷了些。”說著,瞅了瞅兒子。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