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嶺怪談_第32章 驢頭山人 (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聶正心中感激非常,再次拜倒在地,給恩公磕了三個響頭,二人就此揮淚而彆。

聶正得知李隱也做了軍官,現在是要去走頓時任,心中更是歡樂,他說:“憑恩公之能,封王拜相也不為過,此後我們同朝為官一殿稱臣,相互有個照顧。”

半路趕上一支交戰返來的雄師,李隱和老仆不敢衝撞,站在道旁旁觀,隻見旗號招展,刀槍如林,一名將軍騎在高頭駿頓時,在衛隊前呼後擁下走了過來,端的威風八麵,那將軍見了李隱,不由“咦”了一聲,翻身上馬,快步走到近前,納頭拜倒:“恩公,想煞小人也!”

竇氏見聶正死於非命,嚇得體如篩糠,推說暗害李隱性命的事,皆是聶正一人所為,與她毫無乾係,萬望劍客留她一條活路。

李隱也不美意義依托親朋老友過日子,隻得帶了老仆李忠,主仆二人輕裝簡行,分開長安城走頓時任。

聶正和竇氏本就做賊心虛,俄然見到李隱闖出去,還覺得是厲鬼抱怨,驚得抖作一團,跪在地上隻顧告饒。

聶合法晚在府中大排宴席,接待李隱,賓主提及彆來情由,俱是唏噓感慨,本來聶正自從到了軍中,便隨雄師交戰殺伐,這些年來出世入死,因軍功逐步做了將軍,帶領麾下甲兵十萬,方纔安定兵變返來,因為一向忙於交戰,始終冇顧得上去看望李隱。

李隱見對方氣度不凡,曉得不是等閒之輩,執禮甚恭,又請那大漢一同喝酒。

聶正說:“夫人有所不知,我那恩公非同普通,當年我落草為寇,馬失前蹄掉進陷坑被擒,眼看要被人抓到長安城中斬首示眾,多虧恩公李隱仗義相救,不但救了我這條命,還教我兵法韜略弓馬戰術,又保舉我到邊陲為軍,要冇有這位恩公,哪有我聶正明天?前人言滴水之恩,必當湧泉相報,這大恩大德,我們傾家蕩產肝腦塗地也不敷為報,送給恩公一些金銀馬匹,又算得了甚麼?”

聶正說此處不是發言之所,請恩公到城中敘談,隨即命人牽來馬匹,給李隱主仆騎乘,恭恭敬敬地迎到城中將軍府。

李隱主仆帶著很多金銀,走到天氣將晚,冇見到堆棧,隻幸虧山野中的一處破廟居住。

李隱向來不把錢物放在心上,想都冇想就說:“戔戔身外之物,何足掛齒,說懦夫如有所需,固然自行取走。”

李隱胸中韜略和騎射之術,遠遠勝於聶正,但他對封王拜相之事不感興趣,還是閒散在家。轉眼冬去春來,過了十載寒暑,李隱雖是家大業大,架不住他不做謀生,交友朋友花起錢來真如流水普通,所謂坐吃山空,財帛再多也有見底的時候,厥後終究過不下去了,端賴那些朋友幫襯著勉強度日,但朋友多也有朋友多的好處,何況此中不乏在朝中為官的,有人就給他謀了個官職。

半路走到城外一處酒家,恰遇朔風捲來漫天鉛雲,紛繁揚揚降下一場大雪,李隱叮嚀世人停下歇腳,趁著這場雪吃兩杯酒暖暖身子,當即讓店家把鹿肉用瓦罐煮熟,泥爐燙酒。

上飛劍

聶正聞言一愣:“大恩不報?這是哪般事理?”

聶正聽到這驚出一身盜汗,感覺竇氏所言固然不近情麵,卻不是冇有事理,本身做過山賊的事一向深覺得恥,如果讓外人曉得了,這將軍之位必定不保。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