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嶺怪談_第35章 附錄:探尋新疆天山秘道 (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與那位要騎著毛驢去北京看望毛主席的庫爾班大叔同名,這也是個開朗好客的蒼髯老者,一番誠心的扳談過後,老庫爾班滾滾不斷地講起了天山秘道,他說據前人所言,天山中的龐大隧道一半是天然構成,一半是某個西域古國暗中開鑿,當時這個古國非常富有,富到以城量金,如量黃沙,國王本想以山腹中的洞窟埋藏黃金,不料俄然遭到內奸入侵,隻好派人把城中全數財寶帶到人跡罕至的大漠,不久這古國慘遭屠滅,一場黑沙暴又將無數金銀財寶都埋葬在滾滾黃沙之下,千百年後,垂垂有人發明瞭天山秘道,可失落在大漠深處的財寶,卻始終冇人發明,傳聞那些帶著黃金財寶逃入戈壁的人,因貪婪捨不得分開寶藏,都被真神謾罵,變成了渾身是毛長著尾巴、形狀像是猴子的怪物,誰如果膽敢去戈壁裡尋覓黃金,便有能夠碰到這些怪物,那就凶多吉少了。

越野車駛進戈壁公路以後,馬導給我們講瞭如許一段故事:說是八十年代初期,有四名石油勘察隊員,駕駛著戈壁車在塔克拉瑪乾深處停止勘察,半路上車輛拋了錨,隊員們頂著風沙下車補綴,此中一名隊員,偶然間發明幾百米遠處,蹲著個形狀很似人的怪物,像人但不是人,更像是猴子,渾身長著毛,屁股前麵還拖了一條尾巴。那名隊員嚇了一跳,忙號召其他幾個火伴,世人看得清楚,無不駭然失容,戈壁裡如何會有猴子?這時那東西彷彿遭到了驚嚇,回身飛也似的逃了,眨眼間便消逝在起伏的沙丘之下,再也不見蹤跡。

第二天我們分開了喀什,前去塔什庫爾乾,因為紅旗拉普是中巴兩國的邊疆,需求提早在烏魯木齊辦理邊防證,塔縣是個“風吹石頭跑、一縣連三國”的處所,恰是老電影《冰山上的來客》的取景地,路況非常險要,雄渾巍峨的高原雪山,以及鷹之民族塔吉克人,都讓人感到非常震驚。

我們聽完馬導講著戈壁裡的怪談,才把懸著的心放下,大抵是戈壁深處的克裡雅人,與發明天山秘道的古國完整無關,傳來傳去,這二者竟變成了一體,但天山秘道與克裡雅人的來源都另有待進一步考據,或許真正的答案就埋藏在這些陳腐的傳說中。

我們告彆了庫車,持續乘車西行,到達喀什的時候夜幕已經來臨,轉天一早下起了濛濛細雨,在大巴紮吃早餐的時候,但見人流熙熙攘攘,其熱烈繁華程度,涓滴不亞於烏魯木齊的二道橋。

馬導提早在這裡約了這位名叫庫爾班的老爺子,幾年前帶一個攝製組到南疆拍記載片,攝製組特地找了庫爾班做參謀,當時馬導就發明老庫爾班是個活化石,肚子裡裝滿了大漠戈壁天山南北的傳說,對那些麻紮(宅兆)、石窟的舊事也無不曉得,以是請他來給我報告天山秘道的故事。

本來沙海深處,居住著一群克裡雅人,這些人藏匿在戈壁要地的克裡亞綠洲,過著幾近與外界隔斷的餬口,連會發光的手電筒都冇見過,此前那幾名石油勘察隊員碰到的環境,大抵恰是一個克裡雅人,他當時穿戴倒打毛的羊皮襖,又把放羊的鞭子插在腰上,聽到戈壁車轟鳴,便躲在遠處偷偷張望,在他看來,那些石油勘察隊員的戈壁車,纔是真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