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筆談_第6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樂律一

吾聞《羯鼓錄》序羯鼓之聲雲:“透空碎遠,極異眾樂。”唐羯鼓曲,今唯有邠州一父老能之,有《大合蟬》、《滴滴泉》之曲。予在鄜延時,尚聞其聲。涇、原接受公事楊元孫因奏事回,有旨令召此人赴闕,元孫至邠,而其人已死,羯鼓遺音遂絕。今樂部中統統,但名存罷了,透空碎遠,了無餘跡。唐明帝與李龜年論羯鼓雲,“杖之弊者四櫃”,用力如此,其為藝可知也。

《柘枝》舊曲,遍數極多,如《羯鼓錄》所謂《渾脫解》之類,今無複此遍。寇萊公好《柘枝舞》,會客必舞《柘枝》,每舞必儘日,時謂之“柘枝顛”。今鳳翔有一老尼,猶是萊公時柘枝妓,雲“當時《柘枝》,另稀有十遍。本日所舞《柘枝》,比當時十不得二三。”老尼尚能歌其曲,功德者常常傳之。

邊兵每得勝回,則連隊抗聲凱歌,乃古之遺音也。凱歌詞甚多,皆販子卑鄙之語。予在鄜延時,製數十曲,令士卒歌之。今粗記得數篇。其一:“先取山西十二州,彆分子將打衙頭。回看秦塞低如馬,漸見黃河直北流。”其二:“天威第地過黃河,萬裡羌人儘漢歌。莫堰橫山倒流水,從教西去作恩波。”其三:“馬尾胡琴隨漢車,曲聲猶自怨單於。彎弓莫射雲中雁,歸雁現在不寄書。”其四:“旗隊渾如綿繡堆,銀裝背嵬打回回。先教淨掃安西路,待向河源飲馬來。”其五:“靈武、西涼不消圍,蕃家總待納王師。城中半是關西種,猶有當時軋吃兒。”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