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家前,崔嬤嬤在杜明心耳邊絮絮地叮嚀了好久:“當年老爺最不喜太太脾氣硬,和他頂撞……您必然記取好聲好氣地認錯認罰。此次事情雖大,好歹是在莊子上,冇甚麼人曉得。若老爺一味地喊打喊殺,反倒鬨得人儘皆知。老爺定然不會如此的,畢竟這府裡另有兩位蜜斯呢……”
杜明淑應了一聲,給姐姐行過禮後,就帶著小丫環倉促走了。
想想沈氏通過沈家給杜明心定下的那門婚事,二老爺更加遊移了。固然自打沈家被抄家,成安侯府便與自家斷了來往,可畢竟也冇有要回訂婚信物。如果求了大哥,拿著信物上門,成安侯府也一定就必然會回絕。就算跟世子的婚事黃了,他家總另有其他的公子吧……
當夜杜明心便帶著人住進了佛堂。隻不過,因著老太太在都城住,杜家無人常來燒香禮佛,裡頭冷屋冷炕,還積了一層灰塵。
“巧舌令色!”二老爺冷冷地哼了一聲,上高低下地打量著本身獨一的嫡女。
夏葉咬牙切齒地說道:“在莊子上懶著也就罷了,返來了也不曉得給女人裝裝臉!”
“女兒不孝,固然已存死誌,但仍想再見父親一麵,全了這些年的父女情分。”杜明心說得非常誠心,內心卻止不住地泛著寒意。
本來杜家一家都在都城居住,可當年沈氏之死有些不清不楚,杜老太爺罰二兒子回故鄉閉門思過,用心讀書。可二老爺讀來讀去,讀到老爹都死了,大哥守完孝又起複,他還是還是個舉人。
“吱呀”一聲,門開了,外頭站著個十歲出頭的小女人,身後帶著個比她更小些的丫環。
杜明心摸了摸她的丫髻,柔聲道:“我都曉得,你快歸去吧,天冷路滑,細心腳下。”
這耿姨娘本來是沈氏的陪嫁丫環,被二老爺看入了眼。沈氏各式禁止,卻惹得二老爺倔脾氣上來,直接某天偷摸著強要了她。沈氏無法,隻好給耿氏擺酒開臉抬了姨娘,卻冇想到本身命薄至此,年紀悄悄就放手人寰,留下府裡這些個要仰賴她庇護的人。
劉姨娘跟了二老爺多年,還搶在沈氏之宿世下庶長女,是個相公抬抬眉毛就曉得他想甚麼的人。
杜家大老爺擔當了父親聰明的腦袋,科舉宦途一帆風順,現在官居正四品大理寺少卿。
杜家祖祖輩輩都是開封人,祖上不過是有幾畝薄田,再往上數還是家無餘資的耕戶。隻因俄然祖墳冒了八丈高的青煙,杜明心的祖父年紀悄悄就中了進士,歸天前做到正三品兵部左侍郎,故而杜家一躍成為開封城裡數一數二的官宦家世。
此生杜明心對秋林麵上雖好,態度卻有些疏離。要想弄清楚宿世那碗毒藥的來源,就少不得秋林這把鑰匙。可杜明心自問冇有那等笑裡藏刀的本領,便隻將秋林留在身邊,卻不如何用她。秋林不免泄氣,做事也越來越不上心。誰知杜明心卻從不與她計算,倒叫她養出來了一副疏懶的脾氣。
“父親,”杜明心回回身接過夏葉捧著的大承擔,雙手舉過甚頂,奉與二老爺,“這些年來女兒不在您跟前奉養,思念父親之餘,做了這些衣衫鞋襪……女兒走後,權當給您留個念想。”
侍立在一旁的劉姨娘接了過來,遞到二老爺手裡,聲音甜膩地笑道:“還是二蜜斯故意,曉得好鋼得使在刀刃上!常日管事去莊子上也冇見您送返來些甚麼,本日一脫手就是一大包,這孝心還真是……”言語間很有技能地留了空缺,叫二老爺本身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