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明_第121章 日月山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如果日月山是唐蕃之間的交通要道,那伏羌堡的設想,就有些題目,李自成看著行軍圖,伏羌堡與日月山口之間,足有六七十裡,莫非將仇敵放進日月山再停止阻擊?除非你有必勝的掌控,能將來犯之敵一具全殲,不然疆場在本身的地盤上,遭到傷害的必是本身的百姓。

李自成抽出行軍輿圖,攤開在馬背上,“你是說,要從西海以南東下,必然顛末日月山口?”

“這個……部屬不知,但部屬估計,既然從西麵突襲伏羌堡,必定要顛末日月山口。”

但鎮海堡的格式太小,四周的可用耕地太少,難以接受縣城所需求的人丁,間隔西寧不過四十裡,地區上太近,也決定了這片地區難以構成一個部分經濟中間。

李自成本來還想在鎮海堡立縣,鎮海堡已經喪失了作為軍堡的感化,若不是何小米在本地募兵,它已經變成一座不設防的空城。

“職責?說得好,”李自成大笑,“走,去海邊看看,捕的都是甚麼魚。”

“周總旗,這魚腸,冇有切開,能洗得淨嗎?”

“上萬斤?”李自成哈哈一笑,拍拍他披收回濃烈腥味的膀子,“周總旗,辛苦了!”

晚餐就在西海岸邊的小茅舍頂用的,第一道菜,便是大泥鰍湯,李自成嚐了口,果是鮮美非常,湯汁不但鮮,並且還閃現乳紅色,如同摻了牛奶似的,就是泡在湯中的肉質,既嫩且實,毫不是那種入口即化的水豆腐般。

另有兩樣菜也很特彆,一樣是紅燒魚鰾,魚鰾既多又大,用瓦盆盛了,應當是殺了大量的花狗魚,籌辦醃製,纔會有這麼多魚鰾,李自成倒是喜好魚鰾的爽口,但接下來一樣菜,他就不敢吃了,魚腸被切割成半尺長的帶狀,混著魚油,做成湯汁,喚作‘魚劍湯’。

遠瞭望去,海麵上像是起了一層水霧,朦昏黃朧的,“煙波浩渺”,李自用心中一動,隻要充足大的水麵纔會產生這類異景,對於遊人來講,是可貴一見的景觀,但長年在西海捕魚為生的人們,就像這些兵士,恐怕冇有甚麼好表情來此賞識風景,他們每天要麵對的,是魚群的數量,以及海麵上吹起的冰冷的、帶有鹹腥味的冷風。

周坤來到船埠,向著兵士們大喝一聲:“兄弟們,千戶大人來看望我們了!”

“大人,這還是泥鰍,我們本地叫它‘高山泥鰍’,長在西海中,比淺顯泥鰍大很多,煮熟以後,不但湯汁鮮美,肉也嫩滑,如果能運到西寧,管保賣個好代價。”

李自成俄然想起,在中心王朝大一統的時候裡,兩宋是最為虧弱的,契丹、西夏、女真、蒙古等北方遊牧民族,彷彿誰都能欺負她,就跟她冇有掌控北方“幽雲十六州”這一片燕山山脈有關,冇有山地的反對,遊牧民族隨時能夠南下打劫,彌補氣力。

應當將伏羌堡西移至日月山口,當道衝要,以少量兵力,便可阻敵於外,以漢民族高出四周外族數百年的目光,不成能看不到這一點,他看向周坤,“周總旗,日月山口,之前可有兵士駐守?”

“周總旗,從這兒去伏羌堡,另有多遠?”

固然周坤冇有給出答案,但李自成並冇有絕望,起碼他明白了日月山口的首要意義,不但是農耕區與遊牧區的分邊界,更是西寧衛從西南邊向阻擊遊牧民族的關頭地點。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